[发明专利]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944.1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昕;褚静;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3/02;H04B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红桥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波 广播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包括:架设在地面上的第一支撑塔和第二支撑塔;至少一个天线振子,天线振子的一端架设在第一支撑塔上且距离第一支撑塔的底部第二预设距离,另一端架设在第二支撑塔上且距离第二支撑塔的底部第三预设距离,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距离,天线振子用于将调制的中波信号以水平极化天波方式和/或垂直极化地波方式传播。本发明突破性地在中波发射中引入天波传播思路,通过对中波天线振子方向的调整,使中波信号的一部分能量以天波方式传播,借助电离层反射不仅可以扩大信号覆盖区域,还能排除地形地貌和地面建筑对中波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而可以实现在较大范围内对抗外地中波广播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广播起源于中波,在所有的收音机里中波接收是必备的,由于中波广播技术成熟、信号处理简单、信号传播稳定而在广播中得到普遍运用。
目前,中波广播均采用地波传播,天线振子垂直架设,电波为垂直极化方式。然而该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1、覆盖范围较小;
2、场强易受地形地貌和高大建筑影响,进而影响信号的传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包括:架设在地面上的第一支撑塔和第二支撑塔,且所述第一支撑塔和所述第二支撑塔相距第一预设距离;至少一个天线振子,所述天线振子的一端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塔上且距离所述第一支撑塔的底部第二预设距离,所述天线振子的另一端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塔上且距离所述第二支撑塔的底部第三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所述天线振子用于将调制的中波信号以水平极化天波方式和/或垂直极化地波方式传播。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等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天线振子将调制的中波信号以所述水平极化天波方式传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天线振子将调制的中波信号一部分能量以所述水平极化天波方式传播,另一部分能量以所述垂直极化地波方式传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振子包括4个且以伞形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天线振子与地面的夹角相同,且每两个相邻天线振子之间方位夹角为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天线振子之间通过信号相位的控制实现线极化、圆极化发射的选择。
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突破性地在中波发射中引入天波传播思路,通过对中波天线振子方向的调整,使中波信号的一部分能量以天波方式传播,借助电离层反射不仅可以扩大信号覆盖区域,还能排除地形地貌和地面建筑对中波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而可以实现在较大范围内对抗外地中波广播的干扰。
2、引入伞形分布的天线振子,增加了圆极化发射的选择,提高了中波信号覆盖的均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中波广播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中波信号的调制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未经江苏省广播电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9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