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6904.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津;刁兴中;张作义;董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9/06 | 分类号: | G21C19/06;G21C7/12;G21C17/10;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辛诚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气冷 吸收 球贮球罐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所述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装料区域,所述装料区域包括互相连通的预设料位检测区和主装料区,所述预设料位检测区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装料区的最大横截面积,所述预设料位检测区设有至少一个预设料位;气固流动入口,所述气固流动入口连通所述装料区域;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连通所述空腔;落球口,所述落球口位于所述装料区域的下部。本发明的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的预设料位测量的灵敏度高,可以提高贮球罐内吸收球装载量的测量精度,从而提高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高度的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
背景技术
高温气冷堆设有两套独立的停堆系统,分别为控制棒系统和吸收球系统。吸收球系统具有落球辅助停堆和气力输送回球备用的功能。其中,吸收球为含有中子吸收材料(如碳化硼)的球形颗粒,其直径为毫米级,如5-10mm。
吸收球贮存在贮球罐中,贮球罐位于反应堆堆芯上方。反应堆正常运行时,贮球罐底部的落球口被遮蔽,吸收球保存在贮球罐内。当需要落球停堆时,吸收球通过贮球罐底部的落球口落入堆芯侧反射层落球孔道内,吸收中子以实现停堆。反应堆启动前,孔道内的吸收球通过管道气力输送回堆芯上方的贮球罐中备用。为了判断吸收球落球和回球是否正常完成以及吸收球在落球孔道中的位置,需要在贮球罐内设置料位监测点,用于监测贮球罐内的吸收球料位,从而通过贮球罐内的吸收球料位得到吸收球落球孔道内的料位,需要说明的是,吸收球落球孔道包括三段:上段、堆芯活性区段和下段,其中,堆芯活性区段和反应堆的堆芯活性区对应。
现有技术中的贮球罐通过在装料区域底部设置低料位点,以监测贮球罐中吸收球是否已经落球完成;在装料区域上部设置高料位点,以监测管道气力输送回到贮球罐中的吸收球是否已经回球完成。由于贮球罐的装料区域的主体段的横截面积较大,预设料位触发的灵敏度较低,造成贮球罐内吸收球装载量的测量精度低,从而造成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高度测量精度低。
此外,吸收球落球孔道的横截面面积比相关技术中高料位点所在的圆柱段的横截面面积小得多,因此,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高度的变化对应于高料位点所在的圆柱段的高度变化的灵敏度较低;并且,相关技术中受气固流动的复杂影响,气力输送回贮球罐中的吸收球堆积形成的上表面不够规则,若高料位测点设置偏高,则可能回球结束后始终不能触发,若高料位测点设置偏低,则可能过于提前触发,从而导致贮球罐内吸收球装载量的测量精度不高,因此,相关技术中,还存在难以确定合适的高料位点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相关技术中,吸收球贮球罐的技术方案中存在贮球罐吸收球装载量的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而使相关技术中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高度的测量精度不高。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该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的预设料位测量的灵敏度高,可以提高贮球罐内吸收球装载量的测量精度,从而提高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高度的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测量方法,该吸收球落球孔道料位测量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气冷堆吸收球贮球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装料区域,所述装料区域包括互相连通的预设料位检测区和主装料区,所述预设料位检测区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装料区的最大横截面积,所述预设料位检测区设有至少一个预设料位;气固流动入口,所述气固流动入口连通所述装料区域;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连通所述空腔;落球口,所述落球口位于所述装料区域的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料区域还包括导料区,所述导料区连通所述主装料区与所述落球口,所述导料区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筛挡件,所述筛挡件设在所述气固流动入口与所述气流出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化聚醚酰胺酸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图像发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