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用的纠偏紧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5703.5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勤;程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中勤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89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对接 焊接 纠偏 紧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用的纠偏紧固装置,涉及工程安装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对钢梁进行焊接时钢梁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再次发生位移的问题;具体包括包括固定钢梁和对接钢梁,所述固定钢梁顶部和底部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安装板和第二夹持安装板,第一夹持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夹持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第一夹持安装板和第二夹持安装板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当对接钢梁和固定钢梁对准后,即可通过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将对接钢梁和固定钢梁暂时固定,避免对接钢梁和固定钢梁的接触位置在焊接时发生位移,提高钢梁对接和焊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用的纠偏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大型钢结构梁的吊装,尤其是连续钢结构梁或钢桁架的吊装,在吊装过程中,端头的对接与固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也是钢结构梁连接的一项关键工序,存在的问题是,当钢结构梁吊装初步到位后,由于受到风载、起重机刚性等因素的影响,使钢结构梁在高空中摆动而造成侧向位移的现象在所难免,加之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如何使钢结构梁的吊装梁与固定梁的端头准确对接,能否在高空控制和调整吊装梁与固定梁的相对位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605507.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吊装对接的纠偏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可调式抱箍、支撑臂及千斤顶,所述可调式抱箍由横梁、固定立柱、活动立柱及锁紧螺栓组成,横梁上设有调整螺栓座及调整螺栓,活动立柱的上部设有横梁孔及调节螺孔,固定立柱的中部设有支撑臂座,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未设置相应的能够对纠偏对齐后的两个钢梁进行快速紧固的机构,因此还存在对齐两个钢梁后,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将两个对齐的钢梁通过相应的机构先快速紧固在一起,导致在对钢梁进行焊接时钢梁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再次发生位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用的纠偏紧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用的纠偏紧固装置,包括固定钢梁和对接钢梁,所述固定钢梁顶部和底部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安装板和第二夹持安装板,第一夹持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夹持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第一夹持安装板和第二夹持安装板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柱和第二移动柱,第一移动柱和第二移动柱一侧外壁分别固定有L型推块,固定钢梁顶部和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夹持固定板和第二夹持固定板,第一夹持固定板和第二夹持固定板一侧外壁设置有推动机构,第一夹持安装板和第二夹持安装板一侧外壁分别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一移动柱顶部外壁设置有侧边纠偏机构,对接钢梁顶部和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紧固连接板和第二紧固连接板,第一紧固连接板和第二紧固连接板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筒一侧外壁固定有控制面板,第一导向筒、第一移动柱、第二导向筒和第二移动柱一侧外壁开有多个内螺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框、限位块、电动液压推杆和第一把手,限位块分别固定于第一夹持固定板和第二夹持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框固定于第一夹持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第一夹持固定板和第二夹持固定板一侧外壁分别开有螺纹通孔,电动液压推杆固定于安装框的内壁上,第一把手固定于安装框的一侧外壁上,电动液压推杆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边纠偏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框、滑动支撑板、第二把手、L型固定框、滑动板、电动千斤顶和推板,限位导向框固定于第一移动柱的顶部外壁上,滑动支撑板滑动连接于限位导向框的内壁上,第二把手固定于滑动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L型固定框固定于滑动支撑板的底部外壁上,L型固定框两侧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一侧外壁固定有电动千斤顶,电动千斤顶的输出轴固定有推板,L型固定框、滑动板、限位导向框和滑动支撑板一侧外壁分别开有螺纹孔,电动千斤顶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中勤,未经沈中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5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