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多孔1T-MoS2 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5041.1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甘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C08K9/04;C08K7/00;C08K3/30;C08J9/00;C08L79/02;G01N27/327;G01N27/49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多孔 mos base sub | ||
1.一种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钼酸铵和硫脲按摩尔比0.02~0.05溶解在水中,在温度150~220℃下水热反应,形成亚稳态的1T-MoS2纳米片;
步骤2)、将步骤1)形成的亚稳态1T-MoS2纳米片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在反应温度200~240℃下反应3~6 h,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稳定态的1T-MoS2纳米片;
步骤3)、将步骤2)合成的稳定态的1T-MoS2纳米片与苯胺和盐酸混合分散形成悬浮液,悬浮液中,稳定态的1T-MoS2纳米片与苯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4 mg: mL;然后在冰水浴下加入过硫酸铵与盐酸的混合液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三维多孔结构的1T-MoS2纳米片/聚苯胺复合材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三维多孔结构的1T-MoS2纳米片/聚苯胺复合材料在温度100~14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形成结构稳定的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钼酸铵采用(NH4)6Mo7O24·4H2O;
水为去离子水;
160~200℃下水热反应24 h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在反应温度220 ℃下反应5 h;和/或,
步骤4)中,在120 ℃下反应8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稳定态的1T-MoS2纳米片分散在盐酸中,苯胺采用苯胺盐酸混合液,然后混合分散形成悬浮液;
所述硫酸铵与盐酸的混合液加入的体积与悬浮液体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胺盐酸混合液、硫酸铵与盐酸的混合液以1 mM的稀盐酸为溶剂,其中,苯胺盐酸混合液中苯胺的浓度为0.01~0.04 M,硫酸铵与盐酸的混合液中过硫酸铵的浓度为0.01 M。
6.一种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Cu2+检测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Cu2+检测的电化学分析探针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得到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液;将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液滴加到玻碳电极上,保持1~2 h,凉干,即得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考电极、铂丝作为对电极、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电解质溶液为0.1 M KCl、2.5 mM K3[Fe(CN)6]、2.5 mM K4[Fe(CN)6];利用循环伏安法或电化学阻抗谱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多孔1T-MoS2纳米片/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l mg/mL;和/或,
取10~20 μL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液滴加到玻碳电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50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气燃烧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无铆钉侧向铆接工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