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尽头线调车智能防撞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4761.6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韦子文;王耀安;张海东;习家宁;刘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3/08 | 分类号: | B61L3/08;B61L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尽头 调车 智能 控制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尽头线调车智能防撞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起较多过渡工程,传输距离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工作频段易受非法信号干扰,单一地面设备同时控车数量相对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智能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智能传感器包括测速传感器、A/D转换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协处理器、地面应答器和电源模块,测速传感器、电源模块和地面应答器分别与协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包括主处理器,显示报警终端和电源模块分别与主处理器连接;协处理器与主处理器通过总线传输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运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尽头线调车智能防撞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站调车作业中,机车车辆经常需要进入尽头线作业或停留,由于受线路条件限制(如曲线等)、雾雪雨天影响和作业人员间断瞭望、速度控制不当等,很容易造成冲撞车挡和越过终端的调车脱轨事故。据统计,全路发生过多起此类事故,矿区铁路车站也相继发生过该类事故,不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而且给运输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已在国铁项目中投入使用的有:
1.动车段(所)动车组调车防护系统。它在不改变既有车载列控设备(ATP)的基础上,通过在动车组调车作业线路上安装调车应答器组的方式构建一套安全防护系统。调车应答器组根据采集到的信号机灯显状态自动调用应答器内部存储的进路许可或调车危险的报文信息,以此满足动车组调车作业及进路防护的需求。但信号机接线盒与调车防护装置XB-1箱盒间敷设信号电缆,电缆并接在信号机AC220V的点灯电路上,需开挖电缆沟槽、敷设电缆;且室内需额外设置机柜、监测模块等设备,既有信号机械室可能存在面积不足等问题,需额外改、扩建房屋。以上所述室外建筑工程及改、扩建房屋工程可能引起较多过渡工程,投资增大、工期延长。
2.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该系统的控制区域要求应在集中联锁区内,在信号楼附近需设地面无线通信设备(地面天线安装于信号楼附近的铁塔上),采用车—地无线通信方式将与调车作业相关信号、道岔、轨道区段等信息传送至调车机车。安装通信铁塔施工量较大,其本身会增加较多工程投资;且不利于信号机械室的防雷、电磁屏蔽防护;传输距离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工作频段易受非法信号干扰;半双工通信机制,单一地面设备同时控车数量相对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头线调车智能防撞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起较多过渡工程,传输距离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工作频段易受非法信号干扰,单一地面设备同时控车数量相对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对进入尽头线终端的机车车辆进行超速自动报警提示并实施相应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防止机车车辆冲撞土挡和越过土挡事故的发生,对铁路行车安全具有可靠的保证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尽头线调车智能防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智能传感器包括测速传感器、A/D转换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协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测速传感器、电源模块分别与协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包括主处理器,显示报警终端和电源模块分别与主处理器连接;协处理器与主处理器通过总线传输连接,地面应答器分别与协处理器连接,
一种尽头线调车智能防撞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车辆在通知区入口一次测速;
(2)信号预处理、协处理器数据融合;
(3)处理器逻辑计算;
(4)超速则声音报警提示减速,采取常用制动;
(5)车辆在防护区入口二次测速;
(6)信号预处理、协处理器数据融合;
(7)处理器逻辑计算;
(8)超速则声音报警提示减速,采取紧急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耳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回转支承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