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4575.2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彰;范振贤;李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32;G03B13/34;G03B30/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驱动 机构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活动部、一固定部、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活动部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第一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于一第一维度运动。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第一活动部经由第一支撑组件相对于固定部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尤其涉及包含可动感光元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除了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亦需要发展出更稳定且更良好的光学品质,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一或多个镜头,以达到对焦、变焦及/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的功能。因此,光学系统中通常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包括镜头本身以及感测光学效果的感光元件。然而,单纯通过移动镜头来达成所需的光学效果容易提高机构的复杂度。因此,如何设计出感光元件亦可相对整体机构移动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达成光学效果并提高整体稳定性使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活动部、一固定部、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活动部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第一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于一第一维度运动。第一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第一活动部经由第一支撑组件相对于固定部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第二活动部、一第二驱动组件、一第三活动部以及一第三驱动组件。第二活动部包括一第一承载座。第一承载座连接第一光学元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于一第二维度运动。第三活动部包括一第二承载座。第二承载座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第三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于一第三维度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活动部可相对于第一活动部运动,且第三活动部可相对于第一活动部及第二活动部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包括一镜头,且第二光学元件包括一感光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维度与第一维度及第二维度皆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主轴。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光轴,第二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二光轴。在第一维度上的运动为沿着主轴的移动。在第二维度上的运动为沿着第一光轴的移动。在第三维度上的运动为在垂直第二光轴的方向上的移动或以一第一转轴为轴心的转动,其中第一转轴与第二光轴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元件以及一传导元件。驱动元件具有压电材料并产生一第一驱动力。传导元件连接驱动元件,将第一驱动力传导至第一活动部。传导元件可相对于固定部及第一活动部运动。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线圈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对应第一线圈并产生一第二驱动力。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二线圈、一第二磁性元件、一第三线圈以及一第三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对应第二线圈并产生一第三驱动力。第三磁性元件对应第三线圈并产生一第四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力的方向与主轴平行。第二驱动力的方向与第一光轴平行。第三驱动力的方向与第二光轴垂直。第四驱动力的方向与第二光轴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二光轴观察,第三驱动力的延伸方向通过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沿着垂直第二光轴的方向观察,第三驱动力的延伸方向不通过第二光学元件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二光轴观察,第二磁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一轴延伸,且第三磁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并沿着一第二轴延伸。第一轴与第二轴不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与第二轴互相垂直。沿着第二光轴观察,第三磁性元件具有弧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二光轴观察,第二磁性元件于第一轴的最大尺寸不同于第三磁性元件于第二轴的最大尺寸。第二线圈于第一轴的最大尺寸不同于第三线圈于第二轴的最大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4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影像建筑物轮廓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故事投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