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分信号模块及差分信号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3273.3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马陆飞;周国奇;侯少杰;张爽;袁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4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李征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模块 连接器 | ||
本发明关于一种差分信号模块及差分信号连接器,该差分信号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装配在外壳中的至少两个差分信号模块,差分信号模块包括:模块绝缘体;至少两个以L0为间距间隔分布的信号对,相邻信号对之间无屏蔽结构;组成一个信号对的两个信号接触件间的间距恒为L2;屏蔽片,位于模块绝缘体与信号对排布方向垂直侧,用于屏蔽相邻差分信号模块的信号对,屏蔽片到信号对的垂直距离为L1;至少一对相邻的差分信号模块中相邻信号对在差分信号模块的布置方向上错开布置;同一差分信号模块中相邻信号对压接端的触头向模块的不同侧翘起。本发明取消了差分信号模块中信号对间的屏蔽结构,简化了差分信号模块的结构,实现了差分信号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差分信号模块及差分信号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差分信号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层叠安装在外壳中的差分信号模块,差分信号模块包括模块绝缘体和封装在模块绝缘体中的接触件,接触件成对设置并形成信号对。差分信号连接器广泛应用与高速信号传输的场合。
授权公告号为CN102969621B、授权公告日为2016.03.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差分接触件模块,差分接触件模块包括绝缘基体、装配在绝缘基体中的信号对、接地接触件,其中绝缘基体上在信号对和接地接触件的一侧设置有屏蔽板,通过屏蔽板和接地接触件减少相邻信号对之间的串扰。这种差分信号模块的插合部位需要考虑接地针的位置,差分信号模块对插部位结构复杂,导致差分信号连接器整体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分信号模块,用于解决目前的差分信号模块对插部分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的差分信号连接器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差分信号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差分信号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装配在外壳中的至少两个差分信号模块,所述差分信号模块包括:模块绝缘体;至少两个以L0为间距间隔分布的信号对,相邻信号对之间无屏蔽结构,组成一个信号对的两个信号接触件间的间距恒为L2,且3mm≤L0≤4.5mm,信号接触件的料厚≤L2≤2倍的信号接触件料宽;屏蔽片,位于模块绝缘体与信号对排布方向垂直侧,用于屏蔽相邻差分信号模块的信号对,且屏蔽片到信号对的垂直距离恒为L1,0.2mm≤L1≤0.4mm;至少一对相邻的差分信号模块中相邻信号对在差分信号模块的布置方向上错开布置;同一差分信号模块中相邻信号对压接端的触头向模块的不同侧翘起。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差分信号模块之间无任何介质存在,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模块的信号对在垂直于排布方向的两相对侧均设有屏蔽片,以增强模块间信号对之间的屏蔽。
较佳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差分信号模块之间无任何介质存在,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模块的信号对仅在垂直于排布方向的其中一侧设有屏蔽片,使得相邻差分信号模块之间共用屏蔽,减小差分信号模块的体积。
较佳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差分信号模块之间设有绝缘或导电的屏蔽片间介质,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模块的信号对仅在垂直于排布方向的其中一侧设有屏蔽片。
较佳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差分信号模块之间设有绝缘或导电的屏蔽片间介质,且至少一个差分信号模块的信号对在垂直于排布方向的两相对侧均设有屏蔽片。
较佳的,其中所述的屏蔽片间介质为与模块绝缘体材质一致的绝缘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3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筛选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差分信号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