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及隔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2659.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邵晓亮;石鹏雷;郝云峰;刘叶敏;刘禹;温雪英;李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7 | 分类号: | F24F3/167;F24F8/108;F24F9/00;F24F11/61;F24F11/72;F24F11/89;F24F13/28;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邓琳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室 智能 感知 空气幕 隔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由气闸室进入洁净室的门内外两侧,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感应模块、第二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空气幕模块;
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感应从气闸室进入洁净室的门外侧是否有人员存在,并将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感应从洁净室向气闸室离开的门内侧是否有人员存在,并将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空气幕模块包含分别设置在门内外两侧上方的两个空气幕,两个所述空气幕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向下喷射气流;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来控制两个所述空气幕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幕模块包括对称设置在门内外两侧上方的两个子模块,每个所述子模块均包括空气幕、送风口、回风口、粗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其中,所述空气幕设置在最内侧,所述空气幕的外侧依次设置所述高效过滤器、所述粗效过滤器、所述回风口;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幕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为条缝型送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幕模块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风机来控制所述空气幕的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门外侧人员行动信息,并产生第一感应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感应模块包括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门内侧人员行动信息,并产生第二感应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并进行分析后,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空气幕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气闸室的顶部,靠近通往洁净室的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知模块设置在气闸室的顶部,感应范围覆盖门外侧的人员活动区域;所述第二感知模块设置在洁净室的顶部,感应范围覆盖门内侧的人员活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和所述第二感应模块的启闭和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有延时关闭所述空气幕的功能。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洁净室智能感知空气幕隔离装置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人员从气闸室进入洁净室时,第一感应模块感应到人员在门外侧附近,将第一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两个空气幕开启,向下喷射气流;
当人员进入洁净室后,第二感应模块感应到人员在门内侧附近,将第二感应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空气幕继续保持开启状态;
当人员离开门内侧附近,所述第二感应模块感应到门内侧附近没有人员,发送变化的第二感应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气幕进行延时关闭,待延时时间结束后,空气幕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26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脑及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卷线装置
- 下一篇:报错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