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2521.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贺玉立;史丙华;莫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F13/02;A61M1/00;A61N1/04;A61N1/36;H01R3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包雨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谷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电场 敷料 引出 结构 | ||
1.一种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耦合电场敷料(1)包括在创缘正常皮肤和创面之间施加电场的电场装置以及在创面施加负压并引流创面渗液的负压装置;所述引出结构包括和治疗仪器通过第一引线(2)连接的连接器(3),还包括和各个负压耦合电场敷料(1)通过第二引线(4)连接的多个接头(5),连接器(3)上设有多个和各接头(5)适配连接的接口(31);所述第一引线(2)和第二引线(4)均包括电气引线和负压管,第二引线(4)的电气引线连通电场装置,第二引线(4)的负压管连通负压装置;所述接头(5)和接口(31)连通使接头(5)对应的第二引线(4)的电气引线及负压管分别接通第一引线(2)的电气引线及负压管;各所述第二引线(4)的负压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单向阀指向第二引线(4)对应的接头(5);所述治疗仪器通过引出结构获取电场装置在创面施加电场后由创面渗液导通得到的电流信号;并依据获取的电流信号通过引出结构控制负压装置输出的负压;所述治疗仪器包括比对模块,所述比对模块将接收的电流信号和预设于治疗仪器中的电流预设值比对;当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预设值时,比对模块发送提高负压指令给负压装置,负压装置接收提高负压指令后增大输出的负压;当电流小于第二电流预设值时,比对模块发送降低负压指令给负压装置,负压装置接收降低负压指令后降低输出的负压;所述第一电流预设值不小于第二电流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上设有插筒(51),插筒(51)和第二引线(4)的负压管接通;所述接口(31)上设有和插筒(51)适配的插孔(311),插孔(311)和第一引线(2)的负压管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上还设有插片(52),所述插片(52)和第二引线(4)的电气引线接通;所述接口(31)上设有和插片(52)适配的插槽(312),插槽(312)和插孔(311)的布置位置与接头(5)的插片(52)和插筒(51)位置对应,插槽(312)和第一引线(2)的电气引线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11)设置在凸出于接口(31)表面的一柱状结构的端面,所述插筒(51)和该柱状结构套接连接;所述插片(52)在接头(5)上能沿插筒(51)轴向活动并插接连接所述插槽(3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51)的外表面上设有作为电极的导电层,该导电层和第二引线(4)的电气引线接通;所述接口(31)的内表面上设有作为电极的导电层,该导电层和第一引线(2)的电气引线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11)设置在凸出于接口(31)表面的一柱状结构的端面,该柱状结构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筒(51)的内表面设有和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结构为阶梯柱,阶梯柱的小直径段设置外螺纹,台阶面上设有作为电极的卡槽(313),所述卡槽(313)沿垂直于阶梯柱径向的方向布置,卡槽(313)和第一引线(2)的电气引线接通;所述插筒(51)的端面设有和卡槽(313)位置对应的作为电极的楔子(53),所述楔子(53)和第二引线(4)的电气引线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压耦合电场敷料的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13)沿螺纹方向深度逐渐增大,所述楔子(53)且沿螺纹方向厚度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25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