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1860.9 | 申请日: | 2022-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云;高望;乐绍林;孙博文;陈小伟;廖毅;吴俊明;朱世峰;桑毅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东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定位 调控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运车辆,其设置一对且对称位于梁体的两端;
精确调控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移运车辆上,所述精确调控装置包括有多个调位装置,其对应所述梁体的每一榀小箱梁的两端均设置一个,所述精确调控装置支撑所述梁体且每一个调位装置均设置为从横向、纵向和竖向三个方向对所述梁体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确调控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装置,其用于支撑所述梁体,且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调控装置交替作用于所述梁体并对梁体提供支撑力,所述支撑装置为机械千斤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确调控装置还包括模块化承重梁,其为槽钢型结构,所述模块化承重梁由底板单元和一对腹板单元组成,所述调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单元上,所述支撑装置对称设置于一对腹板单元上,所述模块化承重梁设置于所述移运车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单元和腹板单元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其用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调位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腹板单元上间隔设置有操作孔,其用于观测和操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承重梁包括两侧的两个边梁和位于中间的至少一个中梁,所述边梁和中梁依次通过螺栓连接为整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装置为三向千斤顶,竖向千斤顶与所述梁体接触用于调节梁体竖向位置,横向千斤顶与所述模块化承重梁接触用于调节梁体横向位置,纵向千斤顶与竖向千斤顶底座接触用于调节梁体纵向位置,所述调位装置底部设置有四氟滑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承重梁的外周设置有一圈模块化操作平台,其包括型钢骨架、钢管护栏及防滑钢板,所述型钢骨架水平连接至所述模块化承重梁底部外周,所述钢管护栏固定于所述型钢骨架的外周,所述防滑钢板铺设于所述型钢骨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箱,其设置于其中一台移运车辆上,所述三向千斤顶连接液压油泵,其通过主控箱控制。
9.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快速精准安装时,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在移运车辆上组拼精确调控装置,升起支撑装置,使其贴合梁体,此时调位装置对梁体不提供任何支撑力;
S2:梁体通过移运车辆驮运至桥址处粗定位,此时保证梁体底面略高于桥墩台上的支座;
S3:操作调位装置的竖向千斤顶使其贴合梁体,并逐步加压至设计荷载,同时对支撑装置进行卸压并降低至最小行程,此时支撑装置对梁体不提供任何支撑力;
S4:主控箱接受外部对梁体的测量数据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各个调位装置的具体操作数据,并向调位装置的横向千斤顶和纵向千斤顶给出横向位移、纵向位移的指令,多个调位装置同步运行驮载梁体完成平移和旋转的动作,直至完成梁体平面位置的精确定位;
S5:最后降低移运车辆的高度完成落梁。
10.梁体精确定位调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纠偏时,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在移运车辆或组装平台上组拼精确调控装置,操作调位装置的竖向千斤顶升起,使其贴合梁体,然后同步顶升梁体;
S2:主控箱接受外部对梁体的测量数据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各个调位装置的具体操作数据,并向调位装置的横向千斤顶和纵向千斤顶给出横向位移、纵向位移的指令,多个调位装置同步运行驮载梁体完成平移和旋转的动作,直至完成梁体平面位置的精确定位;
S3:最后操作调位装置的竖向千斤顶进行下降卸压完成落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8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