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紧式研磨结构及大米制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1590.1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洲;蒋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洲 |
主分类号: | B02C9/04 | 分类号: | B02C9/04;B02C11/04;B02C11/00;B02C4/06;B02C4/28;B02C19/00;B02C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都创云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4 | 代理人: | 皮一鸣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紧 研磨 结构 大米 制粉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食品加工相关领域,提供了一种压紧式研磨结构及大米制粉装置,包括底板及通过只是四个支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研磨筒,所述研磨筒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轴连接安装在所述研磨筒内侧的研磨结构,所述研磨结构连接于安装至所述研磨筒外侧的驱动结构,输送箱,所述输送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输送箱一侧安装有与之连通且一体成型侧上料箱,所述上料箱内侧安装有碾碎结构,本申请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将材料投放至倾斜板内侧后会自己对其碾碎、输送、投放、研磨,且研磨精度也相对较高,实用性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紧式研磨结构及大米制粉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而现有的米制品研磨设备都是通过刀片高速转动,以将起破碎成粉,其细腻程度较低,且加工相率也相对较低。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压紧式研磨结构及大米制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紧式研磨结构,包括:
底板及通过只是四个支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研磨筒,所述研磨筒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轴连接安装在所述研磨筒内侧的研磨结构,所述研磨结构连接于安装至所述研磨筒外侧的驱动结构;
输送箱,所述输送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输送箱一侧安装有与之连通且一体成型侧上料箱,所述上料箱内侧安装有碾碎结构,所述输送箱内侧安装有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连接所述研磨结构,所述上料箱内侧设置有倾斜面;
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研磨筒上,所述研磨筒上还开设有贯穿所护研磨筒的出料口,所述滑槽内侧安装有弹性封堵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结构包括研磨件,所述研磨件通过与之转动连接的承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轴,所述研磨件底部呈锥形,所述研磨件的锥形面上开有与第二研磨条配合和的研磨条,所述研磨件柱形面上圆周等距开设有有下料槽,所述研磨件插放至研磨筒内侧并不与之接触,所述研磨筒一侧还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侧收料斗。
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输送箱内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安装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螺旋绞龙;
所述输送箱一侧安装有与之一体成型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第二齿轮与设置于所述研磨件上的齿环啮合,所述齿环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所述输送箱朝向所述研磨筒的一侧安装有与之连通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的出料口处于所述收料斗内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研磨筒一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滑动限位结构连接所述与所述齿环啮合的第三齿轮;
所述滑动限定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内侧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碾碎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上料箱内侧的两个碾碎辊,两个所述碾碎辊的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洲,未经李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