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风浪集成发电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0537.X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昳鸣;李卫东;郭小江;刘鑫;施伟;曾雨欣;李昕;王文华;赵海盛;吕晓静;马文冠;文玄韬;李旭如;严家涛;王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20 | 分类号: | F03B13/20;F03D9/00;F03D9/25;F03D13/25;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河彩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3 | 代理人: | 王国冰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波浪 发电 装置 风浪 集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导向柱(18),其是空腔柱,且导向柱(18)的空腔中设置磁铁柱(14);
延伸机构,用于承载导向柱(18)而将导向柱(18)固定为垂直于海面设置;
浮子(15),其安装在导向柱(18)上并以导向柱(18)为轴可在导向柱(18)上进行上下运动和/或围绕导向柱(18)进行旋转运动,且浮子(15)包括线圈组(16),并在浮子(15)漂浮于水域中时使线圈组(16)能随波浪冲击而在导向柱(18)上进行上下运动和/或围绕导向柱进行旋转运动,使线圈组(16)在所述运动时切割磁铁柱(14)的磁感线产生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机构包括上侧边梁(7)、下侧边梁(8)、侧边支撑柱(9),所述上侧边梁(7)与下侧边梁(8)之间通过侧边支撑柱(9)连接,所述导向柱(18)上端与上侧边梁(7)连接,导向柱(18)上端与下侧边梁(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机构还包括缓冲块(13),所述缓冲块(13)分别设置于上侧边梁(7)下表面上及下侧边梁(8)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5)为中心设有竖向通孔的柱状结构,浮子(15)通过竖向通孔套设于导向柱(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16)包括第一绕线组(19)、第二绕线组(20),所述第一绕线组(19)的缠绕方式为围绕浮子(15)的竖向通孔呈螺旋式缠绕;所述第二绕线组(20)缠绕方式为方形线圈式缠绕,并竖立于浮子(15)顶部和底部之间,使第二绕线组(20)所在的竖向平面与导向柱(18)长度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还包括套管(17),所述浮子(15)套设于套管(17)上且与套管(17)固定连接,套管(17)套设于导向柱(18)上。
7.一种海上风浪集成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及安装在风力发电系统上的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
8.一种海上波浪能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浮子(15)在水域中随水浪冲击,以导向柱(18)为轴可在导向柱(18)上进行上下运动和/或围绕导向柱(18)进行旋转运动,当浮子(15)相对于磁铁柱(14)上下运动时,第一绕线组(19)随浮子(15)上下运动,螺旋式第一绕组(19)做上下运动,切割磁铁柱(14)的磁感线,产生电流;当浮子(15)相对于磁铁柱(14)旋转时,第二绕组(20)随浮子(15)以导向柱(18)为轴相对于磁铁柱(14)旋转,方形线圈式第二绕线组(20)做旋转运动,切割磁铁柱(14)的磁感线,产生电流。
9.一种海上风浪集成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浮式平台(6)承载风机(1),使风机(1)正对朝向迎风侧,风机(1)通过吸收风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浮式平台(6)的侧表面上,浮子(15)在水域中随波浪冲击,使线圈组(16)通过轴套(17)相对于磁铁柱(14)做上下运动以及旋转运动,当浮子(15)上下运动时,第一绕线组(19)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当浮子(15)旋转运动时,第二绕线组(20)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上风浪集成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平台(6)上还设置有相机(21)、激光雷达(22)、定位装置(25),所述相机(21)对浮式平台(6)表面进行实时拍照录像;激光雷达(22)对附近风场信息、波高信息进行监测;定位装置(25)对浮式平台(6)位置进行监测反馈至陆上系统提供运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0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