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险防盗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8698.X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权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7/28;E06B9/06;E06B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险 防盗 装置 | ||
一种避险防盗窗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吊桥式收放避险防盗窗装置,防盗窗采用数个穿墙夹紧窗关节底座为承重点,顶部外框里两侧设窗关节顶座,设置穿墙导管、收纳箱,收纳箱内置绞盘用于收放钢索,金属链连接防盗窗窗关节顶座,通过金属链起到收放、悬挂防盗窗,保险支撑杆随防盗窗关闭、悬平自动收起、打开,实现防盗、应急避险、遮阳、等的目的。
技术领域
一种避险防盗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防盗窗均为固定式、固定式外开小窗口防盗窗,安装采用焊接侧耳膨胀螺丝安装。给防火救灾、逃生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现在高层住宅越来越多,高层住户火灾无法逃生的例子比比皆是。消防、城管、物业验收不合格,严禁安装,不安装给高空防坠、防晕悬感、防盗同样带来生活不适,因防盗窗焊接侧耳及膨胀螺丝生锈腐蚀,造成人员、防盗窗坠落的情况也很多。因防盗窗遮挡视线,常给人带来压抑感,因防盗窗安装而不能安装外遮阳窗,俩者只能选其一,现实中防盗窗成了装也烦不装也烦的物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险防盗窗装置,所述避险防盗窗的特征是,防盗窗底框设有窗关节底座与墙体连接,通过不锈钢链条、绞盘可以收放,收紧防盗窗关闭,起防盗功能,窗悬平时可作室外应急避险平台,结构形如吊桥。
所述避险防盗窗,其特征是防盗窗与墙体的安装固定,是通过窗底框设置窗关节底座(7),穿过墙体,底座焊接法兰片(8)夹紧墙体,作为窗承重点。
所述避险防盗窗,其特征是墙体预埋钢索收纳箱(10)内置绞盘(8)、焊接导管(11),导管外墙端顶部焊接法兰,不锈钢链条(3)连接窗关节顶座(5)与绞盘(9),窗悬平时链条、关节顶座、窗关节底座共同形成承重(受力)点,绞盘收放金属链条起悬平、关闭防盗窗功能。
所述避险防盗窗,其特征是防盗窗主体(5)窗边框设压缩弹簧(6),绞盘松放金属链条时,将窗向墙外推倒作用,绞盘有锁紧卡销,关闭、悬平时,绞盘卡紧锁死。
所述避险防盗窗,其特征是防盗窗框设置外遮阳窗安装固定片(12),可安装外遮阳窗(百叶片、遮阳布)。
所述避险防盗窗,其特征是防盗窗两侧面外框设置保险支撑杆,所述保险支撑杆,随防盗窗收放自动打开、收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避险防盗窗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防盗窗底框设置数个穿墙固定的窗关节底座为承重点,顶部窗框的两端设窗关节顶座,金属链索连接防盗窗主体,通过穿墙导管进收纳箱,收纳箱内置绞盘用于收放钢索,起到收放悬挂防盗窗的目的,金属链收紧关闭起防盗作用,防盗窗放平悬挂,这时保险支撑杆自动打开,起紧急避险、日常晒物、通风观赏功能,在防盗窗上下外框处焊接设置外遮阳窗(百叶窗、遮阳布、)安装固定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消防应急避险、安装结构更具安全的防盗窗,增加了传统防盗窗功能,提升了居家生活安全感和舒适度,必将是楼宇住宅生活避险的标配。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安装剖面图;图2是立面图;1、墙体;2、顶部焊接法兰;3、不锈钢链条;4、窗关节顶座;5、防盗窗主体;6、弹簧;7;窗关节底座;8、底座焊接法兰;9、绞盘;10、钢索收纳箱;11、焊接导管;12、外遮阳窗安装固定片;13、保险支撑杆。
附图3是窗关节详图,详图1是窗关节顶座,1、直径50mm不锈钢管;2、直径10mm柱销3、直径40mm不锈钢管;详图2是窗关节底座,1、直径50mm不锈钢;2、直径40mm不锈钢管;3、不锈钢焊接法兰。
附图4是保险支撑杆详图,1、防盗窗;2、支撑杆固定座;3、支撑杆固定轴;4、支撑杆限位轴销;5、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权,未经刘红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8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闭环地热能传导进行发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选择污染物治理措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