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站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8300.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侨;蒋金明;尧炼;黄松青;王启宇;周常林;郭君翰;劳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觉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B60S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站废浆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站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废浆回收处理系统,该废浆回收处理系统用于实时回收废浆及处理,所述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实时回收废浆及处理的调配装置,在调配装置内先预先加入预设比例的活化剂和保鲜剂并搅拌均匀,在实时回收废浆过程中,该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实时监测废浆的活性并在达到预设标准后加入预设比例的保鲜剂以用于将废浆的活性控制在预设范围内,保持处于预设范围内的废浆流出被回收再利用即可。本发明具有降本增效、减轻污染、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站废浆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站废浆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废浆是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场地、车辆、搅拌机清洗以及报废混凝土、生产取样经过砂石分离后产生的废浆,其主要组成为水和微细固体颗粒(包括水泥水化产物、未水化水泥颗粒、矿物掺和料、部分外加剂及特细砂等)。据统计,生产1立方混凝土将产生约20kg废浆,对于搅拌站,生产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传统难题。
目前搅拌站处理废浆的一般做法是,未硬化的报废混凝土进入砂石分离机,实现砂石回收利用,废浆则进入三级沉淀系统,沉淀废浆用不完则只能堆放在搅拌站内,达到一定堆放量后制饼并运输至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定点掩埋处理,该做法浪费了大量材料,提高了成本,以及容易对搅拌站及其周边的环境带来污染。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本增效、减轻污染的搅拌站废浆回收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搅拌站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废浆回收处理系统,该废浆回收处理系统用于实时回收废浆及处理,所述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实时回收废浆及处理的调配装置,在调配装置内先预先加入预设比例的活化剂和保鲜剂并搅拌均匀,在实时回收废浆过程中,该废浆回收处理系统实时监测废浆的活性并在达到预设标准后加入预设比例的保鲜剂以用于将废浆的活性控制在预设范围内,保持处于预设范围内的废浆流出被回收再利用即可。
进一步地,在所述调配装置内预先加入的活化剂的预设比例范围为以废浆重量按废浆的浓度×100×(0.1~0.3)千克/吨,预先加入的保鲜剂的以废浆重量按预设比例范围为废浆的浓度×100×(0.03~0.05)千克/吨;在实时回收废浆过程中,每小时加入的保鲜剂的预设比例范围为以废浆重量按废浆的浓度×100×(0.03~0.05)千克/吨。
进一步地,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洗车槽、砂石分离机、洗车浆池,还包括能够将废浆分离成稀浆与浓浆的泥水分离器、能够将浓浆调配至所需浓度且维持浆液活性的调配装置、能够将稀浆进一步处理得到低浓度废水的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泥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洗车浆池连接,上述泥水分离器通过一浓浆管与调配装置连接且该泥水分离器通过一稀浆管与回收装置连接,所述调配装置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混泥土生产线连接且该调配装置通过一进水管与回收装置连接,以及,所述砂石分离机、泥水分离器、调配装置、回收装置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配装置包括配料池、存浆池、装有活化剂的第一配料罐、装有保鲜剂的第三配料罐,所述配料池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配料罐、第三配料罐连接且配料池、存浆池、外部的混泥土生产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其中,所述配料池通过浓浆管与泥水分离器连接且该配料池通过进水管与回收装置连接,以及,所述配料池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多组自下而上等距设置的水温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各水温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形成能够实时采集配料池内部浆液的数据并计算相应浓度及浆液活性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觉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觉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8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