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7836.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巫振环;蒋建忠;宋荣会;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5/00 | 分类号: | E05D5/00;B60J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徐彪 |
地址: | 221001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铰链 装点 加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后流水槽上内板和铰链加强板相焊接并形成后流水槽内板总成,后流水槽上加强板与后顶横梁连接板相焊接并形成后流水槽加强板总成,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总成、后流水槽内板总成以及顶盖外板相焊接形成一体。本发明结构简单,成型性好;结构稳定,刚度高,满足背门安装点刚度要求;有效降低安装板和加强板厚度,减轻车身重量;有效规避了背门开闭耐久产生的下垂、异响、变形等失效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乘用车背门大部分是通过铰链来实现背门的开启,而铰链安装点的刚度直接影响到背门的稳定性、刚性以及车辆行驶中抵抗变形和下垂的能力,所以对车身骨架上铰链安装点的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车身侧背门铰链安装点结构通常为:背门铰链直接安装在车身侧,车身侧由三层板组成,顶盖外板、顶盖后横梁外板和铰链安装板。若铰链安装点刚度不足,则通过增加铰链安装板厚度和更换安装板材料来提升该安装点刚度,此方法具有局限性,若提升材料和厚度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增加该安装板成型性难度,增加车身重量,同时也很难再达到更高的刚度要求,同时外板和内板没有有效的形成一个整体,Z向抗压力差,容易造成较大位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新型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背门铰链本体,所述背门铰链本体包括顶盖外板、后流水槽上内板、后顶横梁连接板、后流水槽上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所述后流水槽上内板和铰链加强板相焊接并形成后流水槽内板总成,后流水槽上加强板与后顶横梁连接板相焊接并形成后流水槽加强板总成,所述后流水槽加强板总成、后流水槽内板总成以及顶盖外板相焊接形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后流水槽上内板和铰链加强板相焊接形成的后流水槽内板总成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外板、后流水槽上内板、后顶横梁连接板、后流水槽上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之间对应的焊接为点焊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外板、后流水槽上内板、后顶横梁连接板、后流水槽上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之间至少10个焊点。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外板、后流水槽上内板、后顶横梁连接板、后流水槽上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均为钣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加强板的重量为0.312kg,材料为HC340LA,厚度为1.4mm;
后流水槽上内板的重量为2.48kg,材料为B210P1,厚度为1.2mm;
后顶横梁连接板的重量为0.333kg,材料为HC340/590DP,厚度为1mm;
后流水槽上加强板的重量为1.959kg,材料为HC340LA,厚度为1.2mm;
顶盖外板的重量为7.757kg,材料为B180H1-FD,厚度为0.65mm。。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铰链加强板与后流水槽上内板通过点焊贴合连接成后流水槽内板总成,一共设有10个焊点;后顶横梁连接板与后流水槽上加强板通过点焊贴合连接成后流水槽加强板总成,一共设有10个焊点;后流水槽加强板总成、后流水槽内板总成和顶盖外板通过点焊连接。该结构相比传统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能承受更大的力。本发明结构简单,成型性好;结构稳定,刚度高,满足背门安装点刚度要求;有效降低安装板和加强板厚度,减轻车身重量;有效规避了背门开闭耐久产生的下垂、异响、变形等失效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背门铰链安装点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流水槽内板总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