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尘环境下的机器视觉镜头防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7156.0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4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温荃;钟薪;刘勇;钟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H04N5/225;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黄南概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尘 环境 机器 视觉 镜头 防尘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粉尘环境下的机器视觉镜头防尘系统,包括相机盒、风管、风机和空气滤芯;所述的相机盒的盒体密封设置,内部安装有相机,一个侧面设置有有机玻璃;所述的风管一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有机玻璃的侧面;所述的风机的输入端安装有空气滤芯。本发明一方面通过设置相机盒,将相机密封安装在相机盒内,防止相机镜头直接接触外界粉尘较大的空气;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风机和空气滤芯,将过滤后无尘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在在相机盒的有机玻璃板处形成一道风幕,将有机玻璃板防护在风幕之中,使得摄像头能在高粉尘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避免或减少因粉尘沾染镜头而造成的图像识别系统误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防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尘环境下的机器视觉镜头防尘系统。
背景技术
图像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是应用深度学习算法的一种实践应用。 现阶段图像识别技术一般分为人脸识别与商品识别,人脸识别主要运用在安全检查、身份核验与移动支付中;商品识别主要运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特别是无人货架、智能零售柜等无人零售领域。一般工业使用中,采用工业相机拍摄图片,然后再利用软件根据图片灰阶差做进一步识别处理,图像的传统识别流程分为四个步骤: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图像识别。图像识别软件国外代表的有康耐视等,国内代表的有海康威视等。
在图像识别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硬件就是摄像机和镜头,摄像机和镜头的作用是采集原始图像作为后期计算机识别的基础,而采集到的图像质量好坏则影响后期图像识别的准确程度,为了得到更加真实的原始图像,可以采用高分辨率的相机,高精密度的镜头,增添辅助光源等措施。而防止镜头镜片沾染粉尘造成拍摄质量下降的问题则成了重中之重,因为图像识别系统的相机在高粉尘环境中往往会因为粉尘沾染镜头而不能够正常工作,最终造成的图像识别系统误判,导致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粉尘环境下的机器视觉镜头防尘系统,能够使得图像识别系统的相机在高粉尘环境中正常工作,避免或减少因粉尘沾染镜头而造成的图像识别系统误判。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粉尘环境下的机器视觉镜头防尘系统,包括相机盒、风管、风机和空气滤芯;
所述的相机盒的盒体密封设置,内部安装有相机,一个侧面设置有有机玻璃;所述的风管一端连接风机的输出端,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有机玻璃的侧面;所述的风机的输入端安装有空气滤芯。
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风管设置有若干分支管道,每一条分支管道上均设置相机盒和出风口。防尘系统在进行安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布置相机数量在风管上引出对应数量的分支管道,并在配套设置相机盒和出风口,可以同时为多台相机提供防尘防护。
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相机盒外部安装有尘埃粒子计数器、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和锂电池;所述的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与尘埃粒子计数器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的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尘埃粒子计数器、无线通讯模块和单片机连接;所述的风机设置有风机变频器;所述的风机与风机变频器连接;所述的风机变频器安装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的无线连接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的锂电池为埃粒子计数器、无线通讯模块和单片机提供电能。所述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用于检测相机盒外部的粉尘浓度;当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到相机盒外部的粉尘浓度较高时,将粉尘浓度过高的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风机变频器发出提升转速的讯息,风机变频器接收到讯息后提升风机的转速,提升风幕的强度,防止灰尘沾染有机玻璃板;当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到相机盒外部的粉尘浓度较低时,风机降低转速,减少风机能耗,节约电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相机盒的各个侧面为相互密封连接的铝板。所述的相机盒采用铝板作为侧板,有利于安装在相机盒内部的相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快速散热,保证相机能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未经柳州市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