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6827.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许飞;陈俐;何恩光;郭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282 | 分类号: | B23K26/28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法兰 光束 激光 焊接 方法 | ||
1.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所述排气管筒体(2)与所述法兰(1)的焊接边加工成环形焊接边;
步骤二:依据所述环形焊接边的设计参数,规划双光束激光焊接几何位置形态、焊接路径;
步骤三:确定双光束激光焊接参数;
步骤四:依据双光束激光焊接参数,对所述法兰(1)和所述排气管筒体(2)进行双光束激光焊接;
步骤一包括:所述法兰(1)的焊接边内侧制备环形凹槽,所述法兰(1)的环形凹槽的径向高度与所述排气管筒体(2)的壁厚一致;所述排气管筒体(2)的焊接边插入式装配在所述法兰(1)的环形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法兰(1)的第一焊接边壁厚δ1的厚度范围为2mm-4mm,所述法兰(1)的第一焊接边壁厚为δ1状态的第一焊接边长度L不小于3mm,所述法兰(1)的环形凹槽的深度a为0.2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法兰(1)和所述排气管筒体(2)插入式装配以后,二者之间的内表面平齐且二者之间的局部最大装配间隙△x应不大于a/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焊接过程中,第一激光束(6)的中轴线与所述法兰(1)表面法向的倾角范围为±1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激光束(6)的激光焊接方向且远离所述法兰(1)的侧面设置第二激光束(7),所述第二激光束(7)的焦点位置位于所述法兰(1)焊接边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焊接过程中,所述第一激光束(6)的中轴线与所述法兰(1)的环形凹槽轴向焊接端面距离为b,b=0-a/2,所述第一激光束(6)为负离焦且离焦量△f范围为(δ2-δ1)-(δ2-δ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所述第二激光束(7)的中轴线与所述法兰(1)表面法向方向的倾角为30°-60°,所述第二激光束(7)的焦点位置与所述法兰(1)的表面距离为0~-△f。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束(6)和所述第二激光束(7)作用于同一熔池。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还包括:所述第二激光束(7)的焊接作用点位于所述第一激光束(6)的激光作用点的后方,且所述第二激光束(7)和所述第一激光束(6)作用于不同的熔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确定双光束激光焊接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激光束(6)和所述第二激光束(7)为光纤激光或YAG激光,所述第一激光束(6)和所述第二激光束(7)的焦长范围为150mm-500mm,焦斑直径范围为0.2mm-0.6mm;当采用常规激光焊接时,焊接参数包括焊接速度和激光功率;
当采用扫描激光束焊接时,焊接参数包括焊接速度、激光功率、扫描轨迹、扫描幅度和扫描频率,所述第一激光束(6)的扫描轨迹为圆形、扫描频率调节范围在30Hz-200Hz、扫描幅度不大于b;所述第二激光束(7)的扫描轨迹为垂线形、扫描频率与所述第一激光束(6)相同、扫描幅度范围为δ1-δ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排气管筒体与法兰的双光束激光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电弧焊接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所述惰性气体保护还包括背保护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68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