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配电网络的接地故障的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5553.4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向东;潘瑞锋;杨志;吴崇德;赵洵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计亚婷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配电 网络 接地 故障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确定配电网络的接地故障的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开关(23)闭合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22)两端的第三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130)的阻值之间的第一关系式;在所述第一开关(23)断开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22)两端的第四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130)的阻值之间的第二关系式;根据所述第一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关系式消除所述第一电压的因素,并确定所述目标阻抗(130)的阻值;根据所述目标阻抗(130)的阻值确定所述配电网络的接地故障是否存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络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确定配电网络的接地故障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配单网络是电力系统中处于末端的网络,接地故障能够造成配电网络故障停电。但是,大多数接地故障都是“瞬时性”的,例如,大风引起的碰线、鸟类及树枝等外界物体掉落在导线上引起的短路,断路器迅速断开线路,在外界物体被电弧烧掉而消失之后,可以把断开的线路重新合上。因此,配电网路中广泛采用了自动重合闸装置,以触发断路器跳闸之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
自动重合闸装置在触发断路器重新合闸之前,需要确定接地故障是否已经消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配电网络的接地故障的方法,所述配电网络包括一个地线、一个零线和至少一个火线,所述零线包括一个输入零线和一个输出零线,每个火线包括一个输入火线和一个输出火线,所述输入火线和所述输出火线之间具有一个火线开关,所述输入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所述输入火线和所述输出火线之间的电压为第二电压,所述输出火线或所述输出零线与所述地线之间的阻抗为目标阻抗,一个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输出火线或者所述输出零线,所述输出端包括一个第一二极管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连接所述输出火线或者所述输出零线,一个第一阻抗元件用于连接在所述输入零线和所述输入火线之间,一个附加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输入零线,另外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输入火线,所述附加电路包括串联的一个第一开关和一个附加阻抗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开关闭合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三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之间的第一关系式;
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四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之间的第二关系式;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关系式消除所述第一电压的因素,并确定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
根据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确定所述配电网络的接地故障是否存在。
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三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之间的第一关系式之前,还包括:
在第一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所述输入火线、所述输入零线之间构成回路,确定所述第二电压的值;
若所述第二电压的值大于或等于一个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三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之间的第一关系式的操作。
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三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之间的第一关系式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五电压;
若所述第五电压的值小于或等于一个第二预设阈值,则执行获取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的第三电压以及所述目标阻抗的阻值之间的第一关系式的操作。
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可选地,一个第二电路用于连接所述输入火线,所述第二电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路包括串联的一个第二开关和一个第二阻抗元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用于通过一个第三开关连接于所述输出火线或所述输出零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5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