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纽扣式辐射剂量监测用剂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4724.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宁静;张建;纪云龙;李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维创特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T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张海涛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纽扣 辐射 剂量 监测 剂量计 | ||
本发明涉及剂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纽扣式辐射剂量监测用剂量计,包括:上壳本体,所述上壳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上壳槽,所述上壳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上壳本体的底端开设有下壳槽,所述上壳本体的底端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第二通槽和安装槽;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上壳本体的底端,所述下壳槽的内部设置有底盖,所述下壳槽与底盖之间相互适配。本发明通过下壳槽的设计能够快速的安装好底盖,外形美观、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防尘、防水、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实现战时人员剂量的监测,适用于γ、中子射线的个人剂量和事故剂量的测量,且长期稳定好、剂量范围宽、能量响应好、耐潮、耐高温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剂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纽扣式辐射剂量监测用剂量计。
背景技术
剂量计是在给定时间内测量所接受的核辐射剂量的仪器,常见的剂量计有:胶片剂量计、热释光剂量计和玻璃剂量计,为了监测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空间剂量率,多选用电离室型,近年来,半导体探头也常有采用,此外,在大型生产设施内部,还可选用固定报警式仪表以进行剂量率的连续监测,用电离辐射引起的化学变化来确定吸收剂量的体系,用化学剂量计测量吸收剂量的方法统称为化学剂量法,化学剂量计在照射前后要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最好无辐照后效应或后效应持续的时间较短,为适应不同的剂量范围,精确测量被照射物的吸收剂量,使剂量计的组分与被照射物具有等效的电子密度和原子组成是很必要的。因此,测定生物材料、有机体和水溶液样品的吸收剂量,常采用水溶液体系的化学剂量法;对更加广泛的被照射物,则可用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化学剂量法,对于理想的化学剂量计,要求作为量度变化程度的辐解产物的产额不受剂量率、辐射的种类和辐照温度的影响,或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很小;反应产物的累计量与吸收剂量之间应有线性关系,水溶液剂量体系中最有代表性、历史最久的是硫酸亚铁剂量计,另一种比较广泛使用的是硫酸铈及硫酸亚铈剂量计,它可测量高达2×106戈瑞的吸收剂量,物理剂量方法是核战(核事故)人员受照剂量的一种重要测量方法,它具有快速、准确、可靠、提供剂量学参数多(群体剂量、个人全身剂量、器官剂量、体内剂量分布)的特点,能够满足核战争和大型核事故受照人员的剂量监测及放射损伤的早期快速分类诊断的需要。
热释光探测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热释光探测器具有能量响应好、灵敏度高、量程范围宽、重量轻、体积小、受环境因素影响小、重复使用好、可测X、γ、β、中子和中子-γ混合场多种核辐射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部队单兵装备。目前,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将热释光探测技术用于核战时人员的辐射剂量监测。我军在核战条件下的个人剂量监测设备和手段尚属空白,为尽快改变我军个人剂量监测落后的局面,提高剂量监测的水平,急需研制出适合部队装备的剂量计,用于部队战时急性放射损伤的早期快速分类诊断,以在核战条件下快速、准确给出受照人员的剂量学参数,为急性放射损伤病人的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我军的装备水平,还需要一定的便携性,且在进行安装时进行后底盖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会一定的脱落,使用的效果大大降低,防脱落的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纽扣式辐射剂量监测用剂量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我军在核战条件下的个人剂量监测设备和手段尚属空白,为尽快改变我军个人剂量监测落后的局面,提高剂量监测的水平,急需研制出适合部队装备的剂量计,用于部队战时急性放射损伤的早期快速分类诊断,以在核战条件下快速、准确给出受照人员的剂量学参数,为急性放射损伤病人的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我军的装备水平,还需要一定的便携性,且在进行安装时进行后底盖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会一定的脱落,使用的效果大大降低,防脱落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纽扣式辐射剂量监测用剂量计,包括:
上壳本体,所述上壳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上壳槽,所述上壳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上壳本体的底端开设有下壳槽,所述上壳本体的底端表面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第二通槽和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维创特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维创特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4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