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私钥生成方法、签名方法和签名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4689.3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5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明;杨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量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2;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陈超德;吴昊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方法 签名 验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私钥生成方法、签名方法和签名验证方法。私钥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端的原始私钥和针对所述移动端的Z算法实例;基于所述Z算法实例,结合预设实时参数,利用预设参数算法,生成指定参数;根据所述原始私钥和指定参数,利用预设私钥算法,生成目标私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原始私钥进行加密保护,移动端仅保存加密保护后的目标私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私钥生成方法、签名方法和签名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体系经历近30年的发展,已经充分满足了传统的固定封闭环境下的安全需求。但由于其核心还是建立在硬件和黑盒机制之上,在面对移动互联时代开放透明的“零信任”场景时,受到了密码机制、安全机制、安全体系的全方位挑战。PKI协同机制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但由于其机制单一、视角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PKI机制的缺陷。而从当前落地实践来看,采用相关机制的产品方案无论是从案例数量、典型性、商用规模等方面,均很难实现多场景、全方位、大规模的应用价值。
数字签名算法本身的安全性可由数学理论保证,但其使用安全性的问题从未完全得到解决,安全隐患一直伴随着。其中,如何保证私钥的安全性就是一个难题。用户在移动端设备上进行数字签名时,需要使用自身私钥进行计算,那么私钥的存储就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攻击者控制了移动端,就可以获得用户私钥,从而具备伪造签名的全部能力。相关技术中,通过外接的硬件保护用户私钥安全的方法,能够实现私钥的安全保存,但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私钥保护方法,来保证用户私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私钥生成方法、签名方法和签名验证方法,以保证用户私钥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私钥生成方法,应用于移动端或Z算法认证端,包括:获取移动端的原始私钥和针对移动端的Z算法实例;基于Z算法实例,结合预设实时参数,利用预设参数算法,生成指定参数;根据原始私钥和指定参数,利用预设私钥算法,生成目标私钥。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移动端的原始私钥,包括:获取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移动端的原始私钥,其中,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SM2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移动端的Z算法实例,包括:从Z算法认证端获取针对移动端的Z算法实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实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移动端的用户ID、用户口令、当前时间戳和移动端的设备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私钥算法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签名方法,应用于移动端,包括:利用如上文所述的私钥生成方法生成目标私钥;利用目标私钥对待签名数据进行签名以生成数据签名,并将数据签名、预设私钥算法和移动端的原始公钥打包成数据包或将数据签名、预设私钥算法、指定参数和移动端的原始公钥打包成数据包,将数据包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服务端对数据签名进行验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利用如上文所述的私钥生成方法生成目标私钥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移动端身份信息,以使服务端将移动端身份信息转发给Z算法认证端以及由Z算法认证端根据移动端身份信息生成针对移动端的Z算法实例;接收服务端转发来的Z算法实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到针对移动端的Z算法实例之后,且在生成指定参数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服务端发送通信请求,并接收服务端反馈的挑战值,其中,通信请求包括预设实时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Z算法实例,结合预设实时参数,利用预设参数算法,生成指定参数,包括:基于Z算法实例,结合预设实时参数和服务端反馈的挑战值,利用预设参数算法,生成指定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量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量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4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