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酸在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4160.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李福利;胡光荣;丁晓婷;姜尔颖;师晓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201;A61K47/38;A61K47/26;A61P9/10;A61K31/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邱燕燕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修复 缺血 灌注 损伤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神经酸在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一种神经酸药物组合物,包括组分:神经酸、银杏黄酮和虾青素,所述神经酸、银杏黄酮和虾青素的质量比为1:(0.3‑20):(0.3‑20)。本发明将神经酸、虾青素和银杏黄酮应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在单独使用时,神经酸的修复作用最佳,虾青素和银杏黄酮的修复作用次之,当神经酸、虾青素和银杏黄酮联合使用时,出现了明显的协同增效现象,神经酸、虾青素和银杏黄酮联合给药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独给药的作用效果。神经酸与虾青素和银杏黄酮发挥协同作用,减少了脑梗死体积,降低了对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酸在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是由于颅内重要供血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导致大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脑组织受损,引发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约占脑卒中总数的80%。而及时恢复大脑血液供应可减轻脑组织受损,恢复神经功能,但因治疗时间窗短等原因容易进一步诱发再灌注损伤。因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在发生脑缺血时,一定时间内恢复血液供应后,大脑功能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更加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及组织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易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人的生活与健康。因此,降低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酸(Nervonic acid),是一种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名为顺-15-二十四碳烯酸(C24:1),最早发现于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成分,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增强脑细胞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72年,Sinclar等人研究发现鲨鱼脑组织在受重创后的短时期内能自行修复,证明了神经酸在修复神经纤维、促使神经细胞再生方面具有良好功效。迄今为止,已有很多研究表明神经酸对脑疾病具有治疗功效,诸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策尔韦斯综合症、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肿瘤等疾病。神经酸的出现和应用,拓宽了医疗界对脑部疾病治疗的途径。虽然神经酸对脑神经的修复与营养、脑组织的保护、防治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心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相伴发生的,单独使用神经酸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会有不足,并且神经酸熔点较低,在39~40℃或42~43℃,稳定性差,不利于生产加工。
银杏黄酮,是色原烷及色原酮的衍生物,它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银杏双黄酮(gilobetin)、白果素(bilobetin)、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等具有3,3,4-三羟基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抗氧化、调血脂等药理作用。银杏黄酮可引起冠状血管扩张,并且可以增加帕金森病患者的脑血量,改善脑组织供血及供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升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还可以在缺氧的条件下保护脑细胞,起到抗凝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虾青素,是一种酮或类胡萝卜素,色泽为粉红色,具脂溶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特别是水生动物如虾、蟹、鱼和鸟类的羽毛中,起显色的作用。虾青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是维他命E的550倍、β-胡萝卜素的10倍,可以清除NO2、硫化物、二硫化物等,也可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近年随着虾青素生物功能研究和药理药效实验的不断深入,发现虾青素在心血管疾病、癌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眼科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出色的效果,表明虾青素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4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