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3725.4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7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柱;黎荣;郭恒;丁国富;魏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8/214;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海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7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维修 性知识 图谱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模式层;步骤2:构建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数据层;步骤3:采用Neo4j图数据库进行知识存储。通过构建多域融合的高速列车可维修性本体,使得设计域、故障域、维修域数据可以相互关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知识图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高速列车体量大、品种多,经受复杂的作用关系、地理气候、运用工况的考验,极易诱发各类故障和威胁运行安全。高速列车运营过程中的维修性数据和知识对产品性能改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产品生命周期研发要素考虑不全面,较少从设计和运维端到端双向协同角度考虑产品设计,使得设计和运维数据难以互通和共享,导致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不闭环,缺少必要的信息反馈完成产品从源头上改进不足和提升性能,难以为高速列车可维修性提供“数据+模型+知识”。
在高速列车设计中,要实现可维修性知识提取并不容易,难点在于:①各阶段数据结构不一致,高速列车设计阶段数据大多为设计标准、设计手册等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而运维阶段则有非结构化的维修手册、半结构化及结构化的故障维修记录等数据;②各阶段数据量大,高速列车是复杂的巨系统,数据量十分庞大,尤其是运维阶段更为明显;③领域概念关系复杂,高速列车各阶段所涉及知识繁杂,设计人员难以理解不同领域概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速列车设计中的难点,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模式层。
步骤2:构建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图谱数据层。
步骤3:采用Neo4j图数据库进行知识存储。
优选的,参见图1,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构建用于高速列车可维修性知识本体模型架构;
步骤12:构建高速列车可维修性本体;
步骤13:在protégé中实现高速列车可维修性本体结构化。
优选的,参见图2所示,在步骤11中,针对高速列车设计时、运行时及维护时这三个阶段的可维修性知识内容进行表达。
在高速列车设计阶段,对高速列车设计流程进行分析,明确各阶段输入输出,统计设计信息,其中设计信息至少包括产品结构、标准、材料,对设计信息及设计实体内容进行表达。
在高速列车运行阶段,对高速列车零件故障信息、与零件故障相关的产品信息及结构关系、在运行阶段使用的传感器设备、运行保障人员信息内容进行表达。当高速列车零件故障信息、与零件故障相关的产品信息及结构关系、在运行阶段使用的传感器设备、运行保障人员信息内容发生变化(如转向架结构发生变化、传感器设备进行调整更换)时,在本体模型架构中新建相应的概念,增加或删除相关的本体实例,并更新实例之间的链接关系,完成本体模型的更新。
在高速列车检修阶段,对高速列车零件维修工艺流程、维修设备布局、操作人员、维修设备内容进行表达,当维修工艺流程、维修设备布局、操作人员、维修设备内容需要进行修改(如选择更好地维修工艺、维修设备)时,新建相应的概念、更新关系,完成本体模型的更新。
优选的,在步骤1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1:定义高速列车可维修性本体;
步骤122:基于多域特征分析的本体模型架构,建立高速列车可维修性本体的概念和属性关系。
优选的,步骤121中包括以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