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3530.X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石艳;孙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六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4 | 分类号: | G06F21/44;G06F21/45;G06F21/32;G06F21/31;G06F16/2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郑赛男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数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该数据存证系统包括:注册模块,所述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登录与注册,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注册模块上传的数据;以及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调取数据库数据以及获取注册模块上传的数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一是,通过将用户身份认证设置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认证,不但能够节约认证程序所需的时间,同时还能保证认证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认证的安全性;二是,通过先将数据传输到备份中心中存储,之后定期打开数据库,从而将备份中心中的数据存入到数据库中,避免每次访问都需要打开数据库,提高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数据存证,就是把数据存到区块链上,达到防篡改、可追溯、数据来源可信任的目的。数据可以是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任何文件形式,为了实现快速交易,一般情况下,采用链上链下协同工作,采用文件与哈希值分离的方式,链上只保存文件的哈希值,原文件保存在链下,只要计算出文件的哈希值,与链上的哈希值比对,就知道文件是否被篡改了,近年来,电子合同备案得到国家监管层的重点关注,国家电子合同备案平台应运而生,借助区块链技术,电子合同备案平台上线区块链存证功能,加强了电子合同存证期间的不可篡改;
目前,现有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在使用时,只能在平台上进行用户身份认证,而身份认证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来回的传递,而且数据的传递需要保证网络的通顺,此过程不但容易损坏数据,同时认证的稳定性差,其次,现有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在使用时,用户的移动终端直接与数据库实时互联,因此病毒可以通过某一个用户终端传输到数据库中,从而使数据库崩坏,而且数据库崩坏后,还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获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系统,该数据存证系统包括:
注册模块,所述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登录与注册,并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调取数据库数据以及获取注册模块上传的数据;以及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后台服务器上传的数据,并与进行数据交换;
其中,注册模块包含:
注册平台,所述注册平台用于用户登录与注册;以及
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登录注册平台,其内部的认证设备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验证。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安装有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身份数据。
通过将存储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在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认证时,不需要从网上获取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提高验证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优选的,验证是将认证设备检测的数据与存储器中的身份数据比对。
通过将用户的身份数据与存储器中的数据对比,待认证完成后,将数据传输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便可以缩短认证所需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认证设备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六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六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3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