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2822.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洋;谭昊;刘天海;刘里旭;唐杰;彭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N3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青霉 病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属于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羊肚菌播种前,用药剂对栽培土壤进行预处理;按成分体积计,该药剂的成分包括水及2‑32ml蘑菇醇和2.5‑8ml乳化剂;预处理是将药剂以喷施或浇灌的方式作用于土壤;蘑菇醇最终使用的有效浓度为12.5‑200ppm。通过使用上述药剂,可在抑制拟青霉病害的同时对羊肚菌生长不产生副作用,显著降低羊肚菌的白霉病发病率,提升羊肚菌的出菇率和产量,进而提高羊肚菌的商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羊肚菌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为土栽食用菌,极易感染土传病害,一方面容易形成子实体病害影响商品性,另一方面还会干扰出菇率,严重时可导致羊肚菌颗粒无收,这也是羊肚菌栽培中最严重的问题,导致羊肚菌栽培成为风险极高的农业投资。
拟青霉可以侵染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羊肚菌最常见的病害白霉病,同时也是羊肚菌不出菇的潜在风险之一。因此,解决土壤拟青霉污染对于防治羊肚菌病害,保证种植户稳定收入至关重要。
由于羊肚菌自身属于子囊真菌,按现有技术采用的化学杀菌剂对羊肚菌也有危害,无法用于羊肚菌土传病害防控。
目前尚无通过药剂防控羊肚菌病害的有效方法。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通过药剂有效防控羊肚菌病害。
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羊肚菌播种前,用药剂对栽培土壤进行预处理;
按成分体积计,每份药剂的成分包括水及2-32ml蘑菇醇和2.5-8ml乳化剂;
预处理是将药剂以喷施或浇灌的方式作用于土壤;
蘑菇醇最终使用的有效浓度为12.5-200pp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蘑菇醇最终使用的有效浓度为50-200pp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施量或浇灌量为6-6.5份/m3,优选为6.25份/m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份药剂的成分包括2-32ml蘑菇醇、5ml乳化剂以及10000ml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份药剂的成分包括8-32ml蘑菇醇、5ml乳化剂以及10000ml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乳化剂为吐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乳化剂为吐温8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药剂经蘑菇醇、乳化剂和水按配比混合而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蘑菇醇、乳化剂和水的混合是先将乳化剂和水混合,再与蘑菇醇混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药剂是在羊肚菌播种前1-5天对栽培土壤进行预处理。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通过将蘑菇醇、乳化剂和水按特定配比混合成药剂,并按特定的有效浓度使用,可针对性地防治羊肚菌(真菌)的真菌病害,确保在不伤害羊肚菌的同时,有效抑制病原真菌(拟青霉)。上述药剂除了作为杀菌剂,还起到了微生物区系调节剂的作用,从抑菌和生态改良两方面共同达到防治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的效果。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羊肚菌的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可在抑制拟青霉病害的同时对羊肚菌生长不产生副作用,显著降低羊肚菌的白霉病发病率,提升羊肚菌的出菇率和产量,进而提高羊肚菌的商品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未经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浸线全自动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草本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