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2661.6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彬;邹海荣;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万振雄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摄像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凸面和凹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凹面和凸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至少包括一个非球面透镜;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2.1TTL/ImgH2.4。本发明提供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在实现长焦特性的同时,还具有大像面、高成像质量的特点,并兼顾小型化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市场对电子设备的摄像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电子设备呈现出了小型、轻薄化的发展趋势,这要求光学镜头必须在满足高成像质量的同时,兼顾小型轻量化的设计,从而为其他部件节约空间。
长焦镜头作为具有远距离拍摄的电子设备的配置优选项,具有视角小、景深短的优点,但其同时也存在着成像面小的明显缺点。因此,如何配置光学镜头的镜片数量、面型等参数,能够使得光学镜头在确保长焦特性的同时,具有大像面、高成像质量的特点,并兼顾小型化的设计,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使光学镜头在实现长焦特性的同时,还能够具有大像面、高成像质量的特点,并兼顾小型化的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至少包括一个非球面透镜;
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2.1TTL/ImgH2.4;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有效成像圆的半径。
通过限定所述第一透镜为所述光学镜头提供正屈折力,且由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的设置使所述光学镜头具有足够的汇聚光线的能力和相对照度,以提高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所述第二透镜及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的面型设计,有利于形成望远结构,以实现所述光学镜头的长焦特性,同时还能够使得经过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线产生的像差得到改善,降低所述光学镜头的公差敏感度,提高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当光线经过具有负屈折力的所述第三透镜,能够使得入射光线的过渡更加平缓,提高所述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从而提高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的面型设计,有利于减小所述光学镜头的望远比(即光学镜头的焦距与其实际达到的焦距之比),从而有利于达成所述光学镜头的长焦摄远性能,同时,还能够缩短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以实现所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当光线射入到所述第五透镜时,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的面型设置,可以在确保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范围的同时避免所述第五透镜的镜片外径过大,从而实现所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配合所述第五透镜可正可负的屈折力配置,可以平衡前透镜组(即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产生的难以矫正的像差,促进所述光学镜头的像差平衡,进而提高所述光学镜头的解像力以及成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AM真菌菌根化砧木苗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气表选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