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模法的促混合微流体通道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2206.6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居信;黄伟杰;金卫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 混合 流体 通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模板上带有凸起结构,且在凸起结构上开设若干微孔结构;
在辅助平板上涂覆可热固化或光固化的液态聚合物薄膜并在辅助平板上放置间隙块;
模板上带有凸起结构的一侧与辅助平板上的液态聚合物接触,且模板由间隙块支撑;
将模板与辅助平板保持该配合状态送入真空干燥箱;
调节真空干燥箱压强并加热或光照固化液态聚合物,固化后的聚合物为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主体;
将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主体键合到玻片或者聚合物表面上,从而得到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为5μm~200μm,微孔结构中微孔孔深大于微孔直径,且微孔直径小于凸起结构的宽度,其中,微孔结构为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为50μm~15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块设置在辅助平板的四角位置,放置间隙块的位置上未涂覆液态聚合物薄膜;所述间隙块高度小于液态聚合物薄膜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干燥箱压强P:
其中,h-微孔孔深;r-微孔开口半径;R-球冠状促混合腔体曲率半径;P0-大气压强;当微孔形状开口处为异形结构时,r-微孔当量开口半径,S-微孔开口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待键合的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主体和玻片或者聚合物表面,而后将处理后的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主体表面和玻片或者聚合物表面直接接触,并在80℃下热烘15~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玻片或者聚合物表面封住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主体向外开口的除了微流体通道的纵向两端外的所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主体包括球冠状促混合腔与微流体通道;球冠状促混合腔与微流体通道的相贯线形状可以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十字交叉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孔结构为椭圆形、圆形、方形、十字交叉形或者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空气模法的聚合物球冠状促混合微流体通道的制备方法,液态聚合物材料为可热固化或光固化的聚合物材料,优选聚二甲聚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2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