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润滑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2152.3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田会元;徐明强;彭潜;官明开;林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17 | 分类号: | F03D9/17;F03D80/70;F16N7/30;F16N19/00;F16N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润滑 海上 风力 发电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润滑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该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电机主体,风电机主体包括风电机壳体和发电机主轴,发电机主轴通过轴承与风电机壳体转动连接,风电机壳体在轴承处开设轴承腔,风电机壳体内安装有对轴承腔内轴承润滑的润滑组件,润滑组件包括加油器壳体,发电系统还包括通过风电机主体的富余电能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空压机通过管道与加油器壳体连接且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对轴承腔注油。该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可在空压机每个工作周期内利用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对发电机主轴的轴承自动添加一次润滑油,以保障发电机主轴的轴承润滑环境良好,有效延长发电机主轴的轴承使用寿命且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润滑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风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风电的稳定性较差,风力发电设施发电的功率由风速大小决定,而不能根据电网负荷需求进行随意的调节。
带海底压缩空气储能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提供了一种配合的调峰方案,其中空气空压机组利用风力发电设施富余的电能驱动空气空压机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的空气充入海底储气室,当电网负荷增大而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负荷不能满足电网需求时,膨胀机组利用海底储存的高压空气发电,以提高向电网提供的电力负荷,其中,风力发电设施的轴承需要人工定期上润滑油,维护繁琐且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润滑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润滑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电机主体和通过所述风电机主体的富余电能压缩空气的空压机;所述风电机主体包括风电机壳体和发电机主轴,所述发电机主轴通过轴承与所述风电机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风电机壳体在所述轴承处开设轴承腔;所述风电机壳体内安装有对所述轴承腔内轴承润滑的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加油器壳体,所述空压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加油器壳体连接且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所述润滑组件对所述轴承腔注油。海上风力发电系统能对风电机壳体的轴承腔自动添加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器壳体内设有左右滑动的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将所述加油器壳体内腔分为左部的注油腔和右部的空气腔,所述注油腔底部通过进油管与处于所述加油器壳体下方的储油罐连通,所述进油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注油腔顶部通过出油管与所述轴承腔连通,所述出油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空气腔内设有与所述活动隔板右侧面连接的复位组件,所述空气腔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空压机出气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腔底部连接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有压力阀。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多个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左端固定于所述活动隔板右侧面上,右端固定于所述空气腔右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器壳体内部设有与所述活动隔板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活动隔板端部通过限位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器壳体固定于所述风电机壳体内侧壁上,所述储油罐固定于所述风电机壳体内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出气端通过空气输入管与设置于海底的储气室连通,所述空气输入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海上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膨胀机,所述储气室通过空气输出管与所述膨胀机进气端连通,所述空气输出管上设有第四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和膨胀机均固定于支撑台上,所述风电机主体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台上方;所述管道上端与所述空气腔连通,下端与所述空气输入管连接。
一种自动润滑的海上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