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列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1778.2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魏运;郜春海;于璐;陈文;张蕾;豆飞;王璐;刘洁;白文飞;王伟;肖骁;罗铭;张俊林;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列车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列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列车的实际车速、当前列车与前车的实际间距;将实际车速和预设的期望车速进行对比获得实际速度偏差,并将实际间距和预设的期望间距进行对比获得实际距离偏差;根据实际速度偏差和实际距离偏差进行查表操作,获得实际最优速度权重区间和实际最优距离权重区间;根据实际最优速度权重区间和实际最优距离权重区间分别获取速度权重参数和距离权重参数;根据速度权重参数和距离权重参数获取当前列车对应的加速度;根据加速度获取级位信号;根据级位信号对当前列车进行控制,能够稳定控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列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列车自动驾驶越来越成为未来必定的趋势。主流控制算法多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但单独使用此算法,有一定弊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相比较于传统的诸如PID控制算法,其控制量参数较多,不容易确定,若其参数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控车效果差,达不到控制要求。现有技术采用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其参数多数是固定不变的,即设定好参数后,全程通用。但在实际控车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车辆运行状态,因此采用单一设定好的参数容易导致控车效果较差,难以实现稳定控车的目的。但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难以实现在不同车辆运行状态下实现稳定控车。
因此,在不同车辆运行状态下实现稳定控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列车控制的方法,包括:获取输入量模糊规则表和输出量模糊规则表;所述输入量模糊规则表包括在不同车辆运行状态下的速度偏差区间和距离偏差区间,所述输出量模糊规则表包括在不同车辆运行状态下的速度权重区间和距离权重区间;根据所述输入量模糊规则表和所述输出量模糊规则表对列车进行测试,获得列车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最优速度权重区间和最优距离区间;根据所述输入量模糊规则表、所述输出量模糊规则表、各所述最优速度权重区间和各所述最优距离区间确定模糊规则表;获取当前列车的实际车速、当前列车与前车的实际间距;将所述实际车速和预设的期望车速进行对比获得实际速度偏差,并将所述实际间距和预设的期望间距进行对比获得实际距离偏差;根据所述模糊规则表利用所述实际速度偏差和所述实际距离偏差进行查表操作,获得实际最优速度权重区间和实际最优距离权重区间;根据所述实际最优速度权重区间和所述实际最优距离权重区间分别获取速度权重参数和距离权重参数;根据所述速度权重参数和所述距离权重参数获取所述当前列车对应的加速度;根据所述加速度获取级位信号;根据所述级位信号对所述当前列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1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超声流体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