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接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6674.2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川;王圣川;张俊;宋前双;韩晓博;邹泽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22 | 分类号: | H04L69/22;H04L67/568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接收 方法 | ||
1.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数据类型配置对应的解析模块,并设置包头解析模板;
步骤2.接收数据并进行特征提取,并判断提取出的数据特征是否可识别,若可识别,则进入步骤3,否则丢弃当前数据,并结束;
步骤3.基于包头解析模板解析包头,并根据已解析的包头内容判断数据是否需要组包,若需要组包,若需要组包,则进入步骤4,否则直接将数据推送至外部;
步骤4.根据提取出的数据特征查找对应的解析模块,并基于数据类型调用对应的解析模块解析数据;
步骤5.根据数据头部中的数据标识字段将解析的数据分别存储到不同的缓存;
步骤6.对缓存中的数据地址进行排序;
步骤7.判断是否已完成数据包内容的接收,当完成时对已接收的数据进行组包,并将组包后的数据推送至外部,并销毁缓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过配置的特征字段所在数据的偏移位置和所占字节数进行特征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若提取出的数据特征不可识别,在丢弃当前数据的同时,进行日志报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基于包头解析模板解析包头具体为:
按包头解析模板的参数设置内容的字段字节数和字段所处的偏移位置对数据包包头携带的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标识、打包数量、包头长度及当前包号的包头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根据已解析的包头内容判断数据是否需要组包时,当打包数量和当前包号均等于1时,标识此原始数据包在发送侧未进行拆包处理,并直接将该数据推送至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根据提取出的数据特征查找对应的解析模块时,根据判断出的数据特征,查找对应的解析模块,如果没有,则丢弃数据,进行日志报错,并从代码层面增加当前场景下的解析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根据数据头部中的数据标识字段将解析的数据分别存储到不同的缓存,具体为:
根据数据标识在数据接收缓存队列搜索,确定此包是否是接收的第一包数据,当是第一包时,需重新分配缓存队列,并将接收数据拷贝至已分配的缓存队列;当不是第一包时,寻找对应的缓存队列,并将接收数据拷贝至对应的缓存队列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对缓存中的数据地址进行排序,具体为:
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获取头部字段中的数据标识,找到对应数据标识的有序队列;
再获取头部字段中的当前序号字段,在有序队列中查找数据,找到比当前序号小的位置,插入数据地址到有序队列;
如果没有找到,则说明所有数据都比当前数据要小,则将数据地址插入到有序队列尾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判断是否已完成数据包内容的接收时,当对应某一数据标识的有序队列中,当缓存的包数小于打包数量时,表示数据未接收完成,继续等待数据接收;当缓存的包数等于打包数量时,表示数据已接收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对已接收的数据进行组包,具体为:基于数据包包头的当前包号字段,将有序队列中的数据依次取出,拼接到缓存中;
所述拼接过程为:每次拷贝数据前,记录之前已经拷贝数据的长度,按照长度偏移后拷贝数据,同时更新已经拷贝数据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66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