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织人棉布的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4891.8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7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崇江;陈洁刚;李岩霜;潘林锋;冯伟;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滨康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0 | 分类号: | D06B23/00;D06B17/04;D06H7/02;B26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织 棉布 染色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织人棉布的染色工艺,包括:S01、退卷并进行一次验布,将坯布退卷然后进行第一次验布;S02、对S01处理以后的布料进行前处理;S03、对S02中前处理完成的布料进行染色;S04、对S03中染色后的布料进行后处理;S05、将S04中后处理完的布料进行第二次验布并打卷。在退卷后以及染色后均进行了验布,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布料进行处理,从而提升了染色以后打卷得到的布卷的质量,并且第一次验布中发现的废布不再进入染色过程,节约了后续过程的能源和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染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织人棉布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机织人棉布是棉型人造短纤维的俗称。主要品种为以纤维素或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纺制的如棉型黏胶短纤维。其规格与棉纤维相似,长度一般为35mm。纤度为1.5-2.2dtex。可在棉纺机上纯纺形成机织人棉布,也可与棉花或棉型合成纤维混纺,得到涤纶、锦纶等。
公布号为CN10945751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织人棉布染色工艺,依次包括前处理、染色以及后定型,前处理的具体方法为:S1、烧毛,将坯布平幅地迅速地通过气体烧毛机中的可燃气体火焰以烧却布上的绒毛;S2、将S1中布料投入纯碱、双氧水、生物酶的混合物中进行洗涤。本发明对印染前的机织人棉布进行了烧毛处理,除去了布料表面的杂乱绒毛,提升了染色效果,改善了布料的起毛起球现象,通过在烧毛以后进行氧漂,将布料烧毛时产生的轻微烧焦部位进行漂白,提升了布料的白净程度。
布料进染厂时一般为成卷布料,需要先进行退卷,然后再利用染料进行染色,在布卷运输、退卷过程中均容易对布料造成损坏,布卷出厂时本身也有一定的次品率,使得染色后的布料容易存在坏点,这样的布料打卷以后得到的布卷质量不佳,并且破损的废布也经过了染色的过程,浪费了染料。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染色后的布卷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机织人棉布的染色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织人棉布的染色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织人棉布的染色工艺,包括:S01、退卷并进行一次验布,将坯布退卷然后进行第一次验布;S02、对S01处理以后的布料进行前处理;S03、对S02中前处理完成的布料进行染色;S04、对S03中染色后的布料进行后处理;S05、将S04中后处理完的布料进行第二次验布并打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退卷后以及染色后均进行了验布,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布料进行处理,从而提升了染色以后打卷得到的布卷的质量,并且第一次验布中发现的废布不再进入染色过程,节约了后续过程的能源和资源。
可选的,所述S05在验布打卷机中进行,所述验布打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进布导布辊、验布台、验布导布辊、出布导布辊以及收卷机构,所述验布台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从进布导布辊到验布导布辊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收卷机构用于对验布后的布料进行收卷并同时提供布料输送的牵引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先通过进步导布辊进入验布台,沿着验布台表面输送到出布导布辊上,然后再进入收卷机构进行收卷,布料经过验布台时,通过人工观察验布台上布料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主驱动辊、从驱动辊、收卷电机以及卷布辊,所述主驱动辊以及从驱动辊沿布料输送方向分布且均水平设置,所述主驱动辊以及从驱动辊均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收卷电机设置在机架上且输出轴与主驱动辊同轴连接,所述主驱动辊和从驱动辊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所述卷布辊位于放置空间且同时抵触支撑在所述主驱动辊和从驱动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收卷电机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转动时带动支撑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卷布辊转动,从而对布料进行绕卷,将验布后的布料收卷在卷布辊上。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视觉验布机构,视觉验布机构位于验布台上方且朝向验布台设置用于对经过验布台表面的布料进行拍照并自动检测疵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滨康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滨康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