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4736.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7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蒋遂安;肖莹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尔达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综合利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方法,一种氨氮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废水流入超重力分离端进行两级以上超重力分离,得到第一浓液和第一清液;S2、将第一浓液流入第一综合处理端进行第一综合处理,得到第二浓液,将第一清液流入第二综合处理端进行第二综合处理,得到第二清液;S3、检测第二清液的水质,根据第二清液的水质进行分类使用或排放;S4、第二浓液用于回收氨水,或者进一步反应回收铵盐,或者用于生产端进行加工。解决以往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有氨、氮的废水,没有经过很好的处理就排放出去,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使用到一些含有氨、氮的化工原料,这些含有氨、氮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生成各种含氨基、氮基的工业产品,与此同时,含氨基、氮基的各种中间体、残留物等会混合在加工使用到的水体或液态物中,成为氨氮废水和氨氮废液,这些含有氨、氮的废水、废液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氨氮类物质及其它可回收利用物质,而且成分复杂,具有毒害性,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出去,不仅严重污染水体、空气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会造成废物资源的浪费。
当前,国内外处理氨氮废水的主流技术是活性污泥生化处理方法,该技术工艺需要构建庞大的生化反应系统,调配合理的碳氮比,通过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最终将氨氮还原为氮气,实现去除氨氮,此过程必须大量有机质碳源配合才能确保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优点是技术成熟,但缺点十分明显:1)不适用于高浓度和极高浓度的氨氮废液和废水的处理。2)体系复杂,构筑物庞大,占地面积巨大。3)效率不高,难能深度去除氨氮,成了当下江河湖海富营养水体灾害的推手。4)氨氮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方法,解决以往各种氨氮废水、废液主要采用活性污泥生化处理方法,氨氮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氨氮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氨氮废水除杂、调质预处理后在常温常压下泵入超重力分离端进行两级以上超重力分离,得到第一浓液和第一清液。S2,将第一浓液流入第一综合处理端进行第一综合处理,得到第二浓液,将第一清液流入第二综合处理端进行第二综合处理,得到第二清液。S3,检测第二清液的水质,根据第二清液的水质进行分类使用或排放。S4,第二浓液用于回收氨水,或者进一步反应回收铵盐,或者用于生产端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综合处理包括膜浓缩装置、加药装置和回流泵。第一浓液通过膜浓缩装置的膜过滤直接浓缩回收铵类物质,并且储存至收集罐。经过膜浓缩装置以后的第一浓液,则通过加药装置加入添加剂或催化剂,得到第二浓液,第二浓液通过回流泵回流至步骤S1中的超重力分离端,并且进行任意级数超重力分离。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综合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高级氧化反应装置和膜组分离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废水进行两级以上超重力分离及超重力场下的反应分离,能够使废水充分的分离成第一浓液和第一清液,这样第一浓液中就包含了大多数的氨和氮,第一清液也可以便于后续处理净化,用于排放使用。通过设置第一综合处理端,能够进一步处理第一浓液,这样得到的第二浓液可以用于回收氨水,或者进一步反应回收铵盐,或者用于生产端进行加工。解决以往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有氨、氮的废水,没有经过很好的处理就排放出去,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尔达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尔达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4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