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3944.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祁石成;曹献龙;王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齐智能输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2 | 分类号: | B60P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利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62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钢管 运输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所述电力钢管杆固定后的轴线方向与运输过程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夹持组件,以电力钢管杆轴线所在竖直面的为设定平面,所述夹持组件在垂直于设定方向的平面内设置有用于夹持电力钢管杆的夹持口,且所述夹持口由以设定平面对称面并能够同时朝向或同时背离电力钢管杆滑动的夹持部,以及垂直于设定平面设置并用于配合夹持部滑动的承载板组成,所述夹持部与电力钢管杆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垫。本发明利用电力钢管杆重力来驱动一对夹持件相对移动对电力钢管杆进行夹持,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劳动强度低,同时夹持力度大,对电力钢管杆固定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用电负荷迅速增加,供电网络已不能满足用电负荷发展的需要,势必要新建高压进城线路,并对原有的城网线路进行增容改造。传统的铁塔,占地面积大,造型又与现代城市环境不协调,采用高压电缆造价昂贵;采用钢筋混泥土电杆,它的纵向、环向裂纹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电力钢管杆的结构简单,受力清楚,加工制造容易,维护工作量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城市的供电网络。
而电力钢管杆的运用越来越多,因此,相应的运输需求也日益增加。而现有的电力钢管杆通常是由货车进行运输,电力钢管杆在放置于货车车斗内后,通过铁链、绳索等工具将其进行固定,其固定的方式无法自锁紧,在货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车斗的抖动使被固定的电力钢管杆松开,从而使电力钢管杆出现撞击车斗的情况,造成损坏,甚至掉落,严重影响运输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其固定在运输装置上以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固定电力钢管杆,以运输装置的前进方向为设定方向,所述电力钢管杆固定后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设定方向一致,并以所述电力钢管杆轴线所在的竖直面为设定平面,所述辅助装置包括:
基板,其水平设置在运输装置上;
若干个夹持组件,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用以承载所述电力钢管杆的承载板以及两夹持部;两所述夹持部以所述设定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夹持部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电力钢管杆地在所述承载板上滑动;两所述夹持部均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电力钢管杆的夹持口,所述夹持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
若干个第一滑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均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滑杆,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杆以所述设定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的延长线在所述设定方向上相交;两所述夹持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一所述第一滑杆上;
若干个第二滑动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二滑杆,且两个所述第二滑杆以所述设定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设定平面的两侧,并且两所述第二滑杆的延长线在电力钢管杆正下方相交;每个所述第二滑杆上均可滑动地设有圆筒形的滑套;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两所述第一滑杆分别设置在至少一所述滑套上;
缓冲组件,其包括用以在所述滑套沿着所述第二滑杆滑动时提供滑动阻尼的第二缓冲弹簧,以及用以在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第一滑杆滑动时提供滑动阻尼的第一缓冲弹簧;
带有解锁功能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在锁定状态下用于阻止所述滑套沿着所述第二滑杆向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两所述第一滑杆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两所述第二滑杆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均为10~50°。
优选的,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组件;沿所述设定方向,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中的两所述第二滑杆的间距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齐智能输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齐智能输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9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