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降水井水泥管安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3743.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雪乐乐;杨伟;余雷;李英敏;李跃华;蒋孝林;罗海燕;阮金贵;郭福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雪乐乐 |
主分类号: | E02D19/22 | 分类号: | E02D19/22;E03F3/04;E03F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67002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降水 井水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降水井水泥管安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水泥管在承插过程中不方便对心且水泥管承插位置异物清理不及时造成降水井成品质量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三气缸实现两个水泥管在对接时采用中间对心,在对心过程中不用相互接触,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边沿接触对接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的水泥管承插口的破碎,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对心效率和速度,使得水泥管安装更加方便高效和准确,本装置在上方的水泥管下移过程中在螺纹杆和螺母的作用下实现上方的水泥管的自转,该自转过程中可实现两个水泥管在接触时将承插口的杂物进行破碎和清出,使得承插口能够有效的对接,使得水泥管接口更加吻合减少复工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排水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基坑降水井水泥管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后,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的向基坑内渗漏,造成基坑内积水,现阶段基坑降水主要方法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此类方法中都需要进行降水井的施工,降水井施工过程需要安装滤水管,其中滤水管材质包含有不锈钢的,PVC的,但工程上多用的还是水泥管,因为水泥管成本低,耐用,且透水性强,而在安装水泥管时,由于水泥管质量大,工人操作安装时不易对接,从而造成重复操作,而在对接操作时容易造成水泥管承插口的接触破损,还有水泥管在对接时由于其承插口粘附的泥土造成管道承插时由异物阻挡造成承插不到位,造成降水井成品质量差需反复施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降水井水泥管安装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水泥管在承插过程中不方便对心且水泥管承插位置异物清理不及时造成降水井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中下半部分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伸出端朝外的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伸出端部固定有第一弧形板,底座的上方设有一个开口朝下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内设有一个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下端球铰在底座上,第一气缸内设有可使第一活塞杆向第一气缸外伸出的第一弹簧,第一活塞杆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沿其径向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出端固定有第二弧形板,第一气缸与多个第二气缸经气管连通,第一气缸底部设有铰耳,所述上半部分包括一个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内设有一个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转动安装有一个螺纹杆,第三气缸的开口处固定有与螺纹杆配合的螺母,螺母与螺纹杆之间不自锁,螺纹杆的自由端设有销孔,螺纹杆经销轴与铰耳铰接,第三气缸的缸体底部设有放气阀门,第三气缸内设有可使第二活塞复位的第二弹簧,第三气缸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伸出端朝外并固定有第三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的外弧面朝外且外弧面上安装有橡胶垫片,第三弧形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铰耳上安装有U形的限位块,螺纹杆与第一活塞杆转动至同轴时经限位块限位。
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电缸经第一开关同步驱动伸缩,第一开关为遥控开关,多个第二电缸经第二开关同步驱动开闭,第二开关固定在第三气缸的缸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气缸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活塞杆上,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气缸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塞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端为球头,底座上设有与球头球铰的球壳。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水泥管在承插过程中不方便对心且水泥管承插位置异物清理不及时造成降水井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半部与下半部分离时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上半部与下半部分经销轴铰接时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雪乐乐,未经雪乐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