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3370.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聂新明;钱迪;马雷;顾成永;杨永涛;米拓;陈娟娟;刘广民;张欣;李鹏志;赵联贵;李春亮;廖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16 | 分类号: | E21B21/16;E21B33/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李洪信;董金国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探 孔内埋钻 事故 气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在钻探孔上设置气动处理装置;气动处理装置包括压力腔体、出浆管、连接套、高压连接管以及空压装置;所述气动处理方法为反循环气动处理方法,采用密封步骤、测试步骤和处理步骤;本发明通过压力腔体的加压管或高压连接管向封闭的钻孔或钻杆内压注空气使钻孔内处于高压状态,再通过安装在压力腔体出浆管上的放气控制阀瞬间放气,由于巨大的压力差,形成一种向外的空气流,在高压的作用下,使三相混合物向外流动从而钻杆达到松动,在气流足够大时,会使这种混合物通过出浆管喷出钻孔外,通过反复操作,使钻杆松动,解决埋钻的事故。
本发明是申请号:2019113145054名称: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装置及方法申请日:2019年12月19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属于地质钻探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地质钻探中,不论是直孔还是定向钻孔,在钻探过程中地质钻孔被岩粉、钻粉及泥浆等固相成分沉淀聚集物等埋陷,使钻杆不能转动,不能钻进和提升;埋钻是地质钻探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钻探事故,目前的处理孔内事故方法有十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对的适应性。目前主要有:打捞、牵拉、窜动、震动、扫孔、冲孔、冲打、顶拔、反丝、爆炸、扩孔、透孔、割断、磨孔、劈裂、偏绕等;有些孔内埋钻事故,如钻孔埋钻深度大、钻具埋死严重、钻孔液不能形成正常循环等,采用以上方法难以处理的情况下,需采用一种新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的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装置包括钻探孔、设置在钻探孔内的钻杆以及安装在钻杆端部的钻头,所述钻探孔为直孔或定向钻孔;在钻探孔孔口设置与孔口内壁密封的压力腔体,所述压力腔体套装在钻杆上,压力腔体顶部与钻杆外壁之间密封;压力腔体一侧设置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浆管,在所述出浆管上安装放气控制阀;在钻杆顶部安装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部与高压连接管连接,在所述高压连接管上安装控制阀A;在压力腔体另一侧或高压连接管端部安装空压装置。
本发明装置在出浆管上安装支管A,在支管A上安装控制阀C,所述支管A设置在放气控制阀左侧。
本发明装置所述空压装置包括安装在压力腔体另一侧且与其内腔连通的高压进气管、安装在高压进气管端部的空压机A以及安装在高压进气管上的控制阀B和气压表A;位于控制阀B和气压表A之间安装支管B,在所述支管B上安装控制阀E。
本发明装置在空压机A与高压进气管之间安装空气增压机A。
本发明装置空压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压连接管端部的空压机B、位于空压机B右侧在高压连接管上安装进气控制阀和气压表B;在所述压力腔体另一侧安装与其内腔连通的支管C,在所述支管C上安装控制阀D。
本发明装置空压机B和高压连接管之间安装空气增压机B。
本发明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方法,包括反循环气动处理方法,所述反循环气动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压力腔体顶部与钻杆外壁之间密封,钻杆顶部、连接套与高压连接管之间密封连接,
步骤二、关闭控制阀E、控制阀A和控制阀C,打开控制阀B和放气控制阀,启动空压机A和空气增压机A,高压压缩空气通过高压进气管和压力腔体进入钻探孔内,检查各管线通气循环情况,当放气控制阀能正常排气后,关闭放气控制阀;
步骤三、空压机A和空气增压机A向钻探孔内充气使其内充满高压气体,通过气压表A观察钻探孔内压力,在达到所需要的压力后,关闭控制阀B,使钻探孔内空气压力稳定一定时间,此时,连续观察气压表A的压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未经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