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救生用自充式救生圈抛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3245.X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2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巨伟;惠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雅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B63C9/15;B63C9/18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救生 救生圈 抛射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面救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面救生用自充式救生圈抛射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板、安装架、弹射装置、自爆装置、放线轮系统和控制柜,自爆装置中的单向自充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气槽内用于控制气体流向,气槽活动设置有导气腔,导气腔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气刺针,底座的内对应导气刺针设置有若干气瓶架,气瓶架设置有微高压气瓶,微高压气瓶通过密封螺塞固定在底座内。本发明通过热源感应装置检测热源后,配合自充式救生圈抛射方法进行救生圈的快速充气,提高抛射的精准度,避免无法测量落水人员距岸边的距离导致无法使救生圈准确地抛投在落水人员附近,造成落水人员无法得到快速的救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救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面救生用自充式救生圈抛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面救援是指人们在水上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它是保障游泳者或者水面活动者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水面救生工作时一项“拯溺救难”的高难度工作,对救援人员而言也是一次冒险,目前在救援方式上,救生圈使最常用的辅助救援工具,但人员落水后,岸边抛投救生圈的距离有限,对于距离岸边较远的事故发生地,无法通过人力将救生圈抛投向落水人员,为了将救生圈抛射的更远,使其救援范围扩大,通常采用抛投器。
但抛投器在抛投救生圈时,由于救生圈体积较大,抛射的过程中会存在阻力,会影响救生圈的实际发射距离,与此同时,在抛射救生圈时,由于无法准确地测量落水人员距岸边的距离,在抛投救生圈时,无法使救生圈准确地抛投在落水人员附近,造成落水人员无法得到快速的救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面救生用自充式救生圈抛射装置,具备快速定位、射程远等优点,解决了由于无法准确地测量落水人员距岸边的距离,在抛投救生圈时,无法使救生圈准确地抛投在落水人员附近,造成落水人员无法得到快速的救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由于无法准确地测量落水人员距岸边的距离,在抛投救生圈时,无法使救生圈准确地抛投在落水人员附近,造成落水人员无法得到快速的救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面救生用自充式救生圈抛射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架:弹射装置,活动设置所述安装架上,用于救生圈的发射;自爆装置,放置在所述弹射装置上,用于救生圈的释放,包括压缩式救生圈、弹性壳和底座,所述压缩式救生圈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弹性壳卡接在所述底座上用于降低发射时的阻力并对所述压缩式救生圈进行保护,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单向自充气装置,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用于感应落水人员的热源感应装置,所述单向自充气装置与所述压缩式救生圈相连通;
放线轮系统,设置在所述弹射装置的尾部,用于救生绳的释放,包括测速装置、降速装置和线轮,所述线轮上缠绕救生绳,所述线轮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线轮转速的所述测速装置和用于使所述线轮快速减速制动的所述降速装置;
控制柜,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所述弹射装置、自爆装置、放线轮系统的电控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发射筒和动力座,所述发射筒内活动设置有弹射座,所述弹射座的一侧设置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底部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动击发块,所述动力座的内壁设置有用于蓄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螺杆、限位杆、移动块、击发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弹簧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带动所述动击发块移动的凸柱,所述动力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动击发块相对应的静击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雅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雅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