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及其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3236.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连超;李超伦;王敏晓;张鑫;栾振东;曹磊;陈浩;周丽;王昊;张峘;刘合义;钟兆山;马文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54;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大型 生物 高压 转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油缸(1)、高压舱主体(5)、冷水域舱(6)、转动托盘(29)、转移通道、球阀(8)、转移高压舱(11)、固定挤压组合管(59)、推动油缸(18)及整体框架(19),其中高压舱主体(5)外部设有对高压舱主体(5)内部海水制冷的冷水域舱(6),所述高压舱主体(5)及冷水域舱(6)均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所述高压舱主体(5)上方设有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的提拉油缸(1),所述提拉油缸(1)的提拉油缸活塞杆(2)连接有高压舱上盖(3),所述高压舱上盖(3)通过提拉油缸(1)与高压舱上沿(4)压紧密封;所述高压舱主体(5)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托盘(29),所述转动托盘(29)上开设有转动通孔(35),所述高压舱主体(5)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并分别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轴(33)、遮挡盘转动轴(34),所述主动转动轴(33)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托盘(29)连接,所述遮挡盘转动轴(34)位于高压舱主体(5)内的一端连接有控制转动通孔(35)开关的通孔遮挡盘(31);所述转移通道的上端与高压舱主体(5)连通、下端与所述转移高压舱(11)相连通,所述转移通道上设有控制开关的球阀(8);所述转移高压舱(11)内设有固定舱(57),所述固定舱(57)内通过挤压活塞(43)分隔为封闭的挤压舱(39)及与转移高压舱(11)内部连通的固定舱水舱(54),所述挤压舱(39)内的海水仅能单方向流向转移高压舱(11)内部,所述转移高压舱(11)内部设有固定液袋(40),所述固定液袋(40)内的固定液仅能单方向流向挤压舱(39)内;所述转移高压舱(11)上安装有固定挤压组合管(59),所述推动油缸(18)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所述推动油缸(18)的输出端通过穿过固定挤压组合管(59)的水舱杆(46)与挤压活塞(4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框架(19)上安装有抱箍油缸(52),所述抱箍油缸(52)的抱箍推进杆(51)连接有高压舱抱箍(50),所述高压舱上盖(3)与高压舱上沿(4)之间通过高压舱抱箍(50)夹紧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高压舱(11)前端为转移高压舱前盖(12),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盖(12)上设有前盖把手(13),所述转移高压舱前盖(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抱箍(24)及右抱箍(23),所述左抱箍(24)及右抱箍(23)分别通过安装于整体框架(19)上的合盖油缸(22)驱动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上盖(3)内部分别安装有测量高压舱主体(5)内部压力状态的压力计(27)及用于观察高压舱主体(5)内部大型生物、转动托盘(29)和通孔遮挡盘(31)动作情况的摄像头(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动轴(33)及遮挡盘转动轴(34)均为通舱轴,即所述主动转动轴(33)及遮挡盘转动轴(34)的上端均位于高压舱主体(5)内,所述主动转动轴(33)及遮挡盘转动轴(34)的下端均位于高压舱主体(5)外,所述通孔遮挡盘(31)位于转动托盘(29)与高压舱主体(5)底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海大型生物高压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位于高压舱主体(5)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30)及咬合齿轮(32),所述主动齿轮(30)连接于主动转动轴(33)的上端,所述咬合齿轮(32)与转动托盘(29)连动、并与所述主动齿轮(30)啮合传动,转动所述主动转动轴(33)的下端,通过所述主动齿轮(30)与咬合齿轮(32)的啮合传动带动转动托盘(29)转动;所述转动托盘(29)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转动格挡(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2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