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海洋环境的雷达目标特征模板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3204.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鲍鹏飞;李栋;许金鑫;崔威威;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7/40;G01S1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海洋环境 雷达 目标 特征 模板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海洋环境的雷达目标特征模板生成方法,提供一种雷达目标特征模板生成方法,其中包括:首先汇集多源环境和雷达目标数据,清洗处理形成原始素材库;然后构建海洋环境的时空特征网格模型,提取、表达不同海洋环境的特征;利用雷达目标数据提取雷达目标一维像、调制谱特征;进一步利用目标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海洋环境特征网络进行时空关联匹配,将环境特征信息纳入目标特征信息中,形成海洋目标基础特征模板;最后对基础特征模板进行统计整编、校验去重等特性处理后形成精炼目标特征模板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雷达目标识别领域。
技术背景
海洋环境信息多种多样,涉及空中(云层、能见度、天气和风、温、湿、压等)、海面(风、浪、流、潮和温、湿、压、降水、辐射及台风、龙卷、海冰、风暴潮等)、水体(温、盐、深、流、密、压、色、浊、光和内波、跃层、环流、声速、噪声等)、海底(地形、地貌、底质、地层等)和重磁场(重力、地磁、电磁)等多维、多种类不同海洋要素,对雷达目标探测影响巨大。受海洋环境环境的影响,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雷达目标特征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需要对环境和目标数据进行汇集整编,形成统一的关联数据模型,基于环境和雷达目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进一步泛化抽象得到目标特征模板。对海洋环境数据和目标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实现环境目标高质存储、处理和利用,是海上目标信息处理的基础、共性问题。
目前,针对水面或低空目标,利用目标一维距离像和微多普勒的特性可进行目标识别是雷达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文献“Chen,V.C.雷达中的微多普勒效应[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92-108”中研究了目标微多普勒特性,但是复杂海洋环境下的目标微动特征有效性、复杂性有待精细分析。“基于多视角下一维像决策层融合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CN106597406B,2016-12-02”公开了一种多视角一维像下雷达目标识别方法,但是模板和识别尚未考虑到海洋环境的影响,复杂海洋环境下一维像特征提取也缺少研究和解决方法。从目标雷达数据中提取的一维距离像、微多普勒特征,进一步整编处理形成不同姿态角的模板数据已成为目标识别过程中重要一环,海洋环境会对目标识别造成一定的干扰,雷达目标特征模板的生成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同时,由于海洋环境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给环境模型与目标特征模型融合带来挑战。因此,将环境因素纳入目标特征模板生成和目标识别的过程,减小不同环境对目标的识别的影响,进而为识别能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复杂海洋环境给以目标宽带一维像、窄带调制谱为代表的目标特征模板生成带来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海洋环境的雷达目标特征模板生成方法,通过汇集环境数据和目标数据,整编处理,标准化存储,并利将海洋环境信息作为重要参数,构建环境特征模型,进行环境特征与目标的关联处理,形成目标特征模板库,对目标识别有借鉴参考意义。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
步骤1:汇集多源环境和雷达目标数据,清洗处理形成原始素材库;
包括:汇集多源环境和雷达目标数据,形成原始素材库;对原始素材库中的多源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形成素材库;所述清洗过程包括质量控制、格式转换、标准化等步骤;
步骤2:对雷达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目标一维像,调制谱;对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构建海洋环境的时空特征网络模型,计算环境特征值;
步骤3:环境特征和目标特征的关联处理:利用目标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将目标特征信息与海洋环境特征网络进行时空关联匹配,得到目标特征信息的海洋环境特征值,将环境特征信息纳入目标特征信息中,形成海洋目标特征数据;
步骤4:海洋目标特征数据经过统计整编、校验去重等特性处理得到特征模板,形成目标特征模板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3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