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2504.7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7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卫静;李兵;代敏丽;蒋学建;李凡池;朱清宇;顾欣然;孙海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日本 追寄蝇 种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日本追寄蝇是用于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可寄生美国白蛾、松毛虫、黏虫、菜粉蝶、玉米螟等30多种鳞翅目害虫被广泛应用,日本追寄蝇被释放于自然界后,其成虫可寄生经济昆虫家蚕的幼虫,种群控制不当,会影响到蚕业生产。本发明公开的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采用在日本追寄蝇为害的蚕区饲养发育至五龄的家蚕品种菁松×皓月,暴露于开放环境中吸引寄蝇的寄生,创造性的发现追寄蝇对其偏好寄生,可以显著降低蚕区内寄蝇的种群数量,尤其是被寄生家蚕可以正常结茧,不影响蚕茧的产量的质量,减少追寄蝇对蚕业生产的危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追寄蝇
发明内容
目前,养蚕生产中以灭蚕蝇作为防治家蚕追寄蝇主要药物,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家蚕追寄蝇产生了抗药性,防治的效果明显下降, 因此由家蚕追寄蝇为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养蚕生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化学药物或者物理措施进行灭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将家蚕暴露于自然环境下,吸引日本追寄蝇寄生,实现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控制,优选的,家蚕的品种为菁松×皓月。
一种养蚕生产时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养蚕生产时,将菁松×皓月家蚕幼虫避蝇饲养至5龄,在养蚕区外的自然环境中投放5龄菁松×皓月家蚕,暴露于自然环境下,吸引日本追寄蝇寄生,实现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控制。优选的,投放5龄菁松×皓月家蚕的数量为1000~10000头,在养蚕区外的自然环境中,分区域投放5龄1天菁松×皓月家蚕。
本发明公开了菁松×皓月家蚕在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中的应用,具体的,菁松×皓月家蚕在养蚕生产时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中的应用,优选的,菁松×皓月家蚕在养蚕生产时降低常规家蚕被日本追寄蝇寄生率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菁松×皓月家蚕为一代杂交种,避免原种被寄生产影响化蛹而影响产卵;本发明选择的家蚕品种为菁松×皓月,在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此为本发明首次提出。
本发明中,选择的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室内避蝇饲养至5龄起蚕,避免4龄幼虫被寄生后,会产生眠期脱皮异常,导致死亡;暴露于自然环境的条件为20℃~25℃,避光直射的条件下。采用日本追寄蝇喜食的饲料对环境中追寄蝇种群的数量进行调查,饲料主要采用蜜糖和香精等配合而成,评估发明方法的应用效果。经统计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环境中的追寄蝇种群下降80%以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日本追寄蝇种群的方法,选择的家蚕品种具有明显的追寄蝇寄生偏好性,被寄生产的一代杂交种还可以结茧,不影响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