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1542.0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文;王向远;陈文韬;刘富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6 | 分类号: | E06B1/36;E06B1/58;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窗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所述施工准备为施工工艺的实施提供工作环境;所述质量标准对施工工艺的成果进行验收;所述施工工艺包括测量放线、窗洞口复核和窗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准备包括如下要点:
1)准备机具:水准仪、铅垂仪、切割机、电焊机、冲击钻、手电钻等;
2)对洞口四周水泥及灰渣铲平并清理干净,核查门窗洞口的高度、宽度及四个角的垂直度;
3)量取洞口的尺寸及四角的垂直度,根据洞口宽度、高度中的最小值,并同进预留伸缩缝隙;同时对门窗预留洞口的墙面用仪器测出洞口水平基准线、水平中心线、垂直基准线和垂直中心线,并加以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放线的要求为:
1)下垂直:同标高同规格窗安装完后,窗边框上下呈一直线;
2)左右水平:同标高的窗,安装完以后,窗的上下框料在同一水平面上;
3)前后进出:在同一种外墙装饰材料的情况下,所安装的窗必需保证窗体完成面与外墙完成面统一;
4)垂直线:根据控制轴线,在现场查找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确定定位点,在同位置窗的最高层按图纸找出窗洞口的中间位置,采用经纬仪或吊重垂的方法,向下放垂直线,在屋面上用黑线弹出洞口中间垂直线;
5)水平线:根据水平线标高基准线,用水准仪或水平管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在室内墙体位置或洞口边墙体上用黑线弹出统一的标高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洞口复核的要求如下所示:
1)窗宽度的确定:通过所放的纵向垂直线与引进窗台线进行每一层窗洞口尺寸测量,测量后进行数据统计,对偏差大的尺寸,安装窗框前必须进行洞口的修正;
2)窗高度的确定:所放的横向水平线与设计所定的窗台标高,及室内装饰吊顶标高进行每一层窗洞口尺寸测量,测量后进行数据统计,对偏差大的尺寸,安装窗框前必须进行洞口的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安装包括竖梁安装、横梁安装和玻璃组件的安装;所述竖梁安装步骤如下所示:
S1:检查竖梁:颜色是否正确、截面是否与设计相符、长度是否合要求和孔位是否正确,各中连接件是否安装,以及安装是否牢固;
S2:将要安装的竖梁运送到指定位置,同时注意其表面的保护,将连接件与竖梁穿螺栓拧紧至可敲动;
S3:对准竖梁施工线控制竖梁进出及垂直,拧紧连接竖梁与连接件之螺栓,用水平仪调整竖梁标高后固定上、下端;第二根竖梁将下端对准第一根竖梁上端的芯套用力将第二根竖梁套上,并保留20mm伸缩缝,再吊线或对位安装梁上端,依此往上安装控制线位之竖梁;
S4:将连接角码上之间点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安装后需要进行竖梁加固及二次防腐处理,其要求如下所示:
1)通过电焊机和电焊条进行施工加焊,点焊时要采取控制变形的措施,以及具体实施,可采用支座附近加装横梁的方法;
2)竖梁不锈钢螺栓与镀锌角码间的介子要求用三点满焊,焊接时要控制变形;
3)加焊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施工,要随时检查焊缝是否符合要求,焊完后要将焊渣及时处理,还要做好防护和防火工作;
4)竖梁加固后要对焊缝进行检查,有无漏焊现象,最重要检查是否有变形现象,变形严重时要重新处理;
5)全面防腐处理,处理时要刷3道防锈漆铁灰色防锈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安装的步骤如下所示:
S1:熟悉图纸,检测连接角码是否牢固;
S2:在横梁上穿上隔热胶条;
S3:置横梁于连接角码上,调整位置后,拧紧固定螺钉,同时横梁安装水平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S4:通过节点隐验收后合格后,即扣上横梁扣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5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