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包式鞋后帮成型工艺及鞋后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1453.6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林;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恩浩内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A43B23/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包式鞋后帮 成型 工艺 鞋后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包式鞋后帮成型工艺及鞋后帮,包括:提供第一原料、第二原料、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和热压机备用;对所述第一原料放置进行成型处理,以获得鞋后帮内芯;对所述第二原料进行成型处理,以获得鞋后帮罩体,所述鞋后帮罩体形成与所述鞋后帮内芯相适配的形状;将所述鞋后帮罩体覆盖在所述鞋后帮内芯的上端,所述鞋后帮罩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鞋后帮内芯的外表面贴合,以形成鞋后帮组合体,有利于消除缝纫线对鞋后帮的外观以及舒适性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后帮生产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包式鞋后帮成型工艺及鞋后帮。
背景技术
现有鞋子的鞋后帮大多是采用车缝成型工艺制作的,车缝成型的工艺会导致鞋后帮的制作流程较为复杂,且导致组成鞋后帮的布料的连接处产生较多的缝合线。
若采用热压成型工艺生产的鞋后帮,但此类鞋后帮存在鞋口处需要修剪,且修剪后形成的切口不光滑易对使用者造成剐蹭,或者由于形成切口需要与其他布料缝合而导致产生包边结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包式鞋后帮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原料、第二原料;对第一原料进行成型处理,以获得鞋后帮内芯;对第二原料进行成型处理,以获得鞋后帮罩体,鞋后帮罩体形成与鞋后帮内芯相适配的形状;将鞋后帮罩体覆盖在鞋后帮内芯的上端,鞋后帮罩体的内表面与鞋后帮内芯的外表面贴合,以形成鞋后帮组合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包式鞋后帮成型工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第一原料进行成型处理,从而获得鞋后帮内芯,鞋后帮内芯可为鞋后帮成品提供较好的缓冲和包裹性能;对第二原料进行成型处理,从而获得鞋后帮罩体,鞋后帮罩体的形状与鞋后帮内芯相适配,使得鞋后帮罩体覆盖在鞋后帮内芯的上端时,鞋后帮罩体的内表面与鞋后帮内芯的外表面能较好地贴合,有利于减少贴合后鞋后帮罩体与鞋后帮内芯之间的间隙,以形成鞋后帮组合体,即鞋后帮罩体是整体包裹在鞋后帮内芯上的,有利于避免传统热压成型的鞋后帮的上边沿处需要与其他布料车缝形成包边的问题出现,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鞋后帮生产的流程,且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穿着采用该全包式鞋后帮成型工艺制得的鞋后帮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第一原料进行成型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原料放置在第一成型模具的分型面上,第一成型模具合模,对第一原料进行热压并保温;
或者,对第一原料进行发泡成型。
即鞋后帮内芯的成型方法至少包括两种,其一是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将第一原料放置在第一成型模具的分型面上,在外设的加热设备的加热和保温作用下,使得第一原料成型,以获得鞋后帮罩体;其二是通过发泡成型的工艺制备,如将第一原料注入模具的型腔内,在外设的加热设备下,对第一原料实现加热和保温,使得第一原料发泡并填充满型腔,以获得鞋后帮内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第二原料进行成型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二原料放置在第二成型模具的分型面上,第二成型模具合模,对第二原料热压并保温;
或者,将第二原料放置在编织机上进行编织;
或者,第二原料为布料,布料沿鞋后帮内芯的轮廓形状进行车缝。
即鞋后帮罩体的成型方法至少包括三种,其一是通过第二成型模具的热压和保温,使得第二原料成型,以获得鞋后帮罩体;其二是通过编织机,对第二原料进行编织,从而使得第二原料形成与鞋后帮内芯相适配的形状的鞋后帮罩体;其三是通过布料沿鞋后帮内芯的轮廓形状进行车缝,从而使得鞋后帮罩体的形状与鞋后帮内芯的轮廓形状相适配,从而满足鞋后帮罩体需要与鞋后帮内芯紧密贴合的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恩浩内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恩浩内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1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