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0980.5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培东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2;G01N1/42;B01D29/03;B01D29/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监测 排放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排气管以及位于排气管内的清洁滚刷,所述排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换箱和分析仪,且热换箱位于分析仪的上方,所述排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排气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集气筒,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不但能够对滤板进行清洁,还能够通过转轴带动排气扇转动,为分析仪提供充足的气体用于监测,驱动电机减缓转速时,排气扇转动产生气流与拉簧无法将滑杆向上推动,滑杆和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使喷头和管道转动,能够通过喷头向清洁滚刷和滤板喷洒热水,有效的对清洁滚刷进行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有降低碳排放量的要求,一般来说,流行的做法是为各个单位分配一定时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如果超过总量,则有相应的处罚机制,因此,在总量限制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的对碳排放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公告号为CN21450354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温度器可以对热换箱内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水温较高的时候,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开启第二阀门,使得热换箱内温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热水管排走,然后新的冷水可以通过冷水管注入到热换箱内,从而保证热换箱对于气体降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带动减速机进行转动,减速机带动连接转轴进行转动,连接转轴带动清洁滚刷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清洁滚刷可以对滤网进行清洁处理,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使得滑块在滑槽内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清洁滚刷可以在滤网上来回的移动,使得其能够全面的对滤网进行清洁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清洁滚刷上下移动对滤网清洁,长时间通过清洁滚刷清洁滤网时,当清洁滚刷布满灰尘等杂质时,清洁滚刷无法有效的对滤网清洁,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取样探头抽取气体样品,无法得到充足样品,进而导致分析仪不能精准的对气体进行分析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清洁滚刷进行清洁,滤网清洁效率差,无法得到充足样品导致监测不准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包括排气管以及位于排气管内的清洁滚刷,所述排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换箱和分析仪,且热换箱位于分析仪的上方,所述排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排气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集气筒,所述固定板内固定贯穿有集气管,且集气管的底端与集气筒相连通,所述集气筒内转动连接有滤板,所述热换箱内设有热换管,所述集气管的顶端一侧设有相连通的输气管,且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热换管相连通,热换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与分析仪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一侧设有防护罩,且热换箱和分析仪均位于防护罩内;
所述集气筒内设有用于对清洁滚刷清洗的清洗组件;
所述集气筒内设有对滤板进行清洁的清洁组件。
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集气筒内的横板,且横板位于滤板的上方,所述分析仪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贯穿横板,所述清洁滚刷固定套设在转轴的外壁,且清洁滚刷位于集气筒内,所述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锥齿环,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锥齿环相啮合的锥齿轮,所述集气筒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排气扇,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杆,且圆杆的底端与横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圆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二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伞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培东,未经张培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