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滤机的反冲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0753.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管崇武;张宇雷;吴凡;陈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33/50 | 分类号: | B01D33/50;B01D33/80;B01D33/11;A61L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滤机 冲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滤机的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箱、消毒液存储箱、反冲洗水泵;所述反冲洗水箱通过进水管与微滤机净水箱体连通,所述进水管伸入反冲洗水箱内部的末端设置一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浮起至设定位置时,将所述进水管封堵,下落至另一设定位置时将所述进水管开通;所述反冲洗水泵进水端与伸入反冲洗水箱内部的水泵进水管连接,出水端与文丘里管进口连接,所述文丘里管的负压管伸入消毒液存储箱中,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与高压反冲洗管连通,所述高压反冲洗管下部设有一排间隔而置的反冲洗喷嘴,相邻反冲洗喷嘴之间来回错开一设定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滤机的反冲洗装置,属于微滤机反冲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方式主要是采用转鼓式微滤机进行去除,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主要是由食物残渣、鱼类粪便以及老化脱落的微生物絮团等组成,这些悬浮物富含C、N、P等营养成份,易造成异养细菌大量滋生。微滤机在运行时,可以将大于滤网孔径的颗粒物拦截,截留的颗粒物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多,导致滤网的堵塞,影响微滤机的过滤效率。目前常用微滤机顶部设计反冲洗装置,采用自来水或过滤后的水进行反冲洗,可以去除堵塞的滤网上的颗粒物,但无法完全去除干净,少量颗粒物仍然会粘附在滤网上,日积月累在滤网上形成生物膜,导致微滤机的反冲洗频率增大,过滤效率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在微滤机运行1-2月时间,需要人工进行滤网的更换或清洗;同时反冲洗时采取直接抽取微滤机水箱内的水,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滤机的反冲洗装置解决目前滤网高压反冲洗喷射水清洗干净程度不够,残留的污物会在滤网上形成生物膜,导致滤网过滤能力下降,甚至会腐蚀滤网造成网片破损,影响过滤性能的问题,以及反冲洗水位控制不平衡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滤机的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箱1、消毒液存储箱10、反冲洗水泵4;所述反冲洗水箱1通过进水管9与微滤机净水箱体连通,所述进水管9伸入反冲洗水箱1内部的末端设置一浮球开关8,所述浮球开关8 浮起至设定位置时,将所述进水管9封堵,下落至另一设定位置时将所述进水管9开通;所述反冲洗水泵4进水端与伸入反冲洗水箱1内部的水泵进水管3连接,出水端与文丘里管5进口连接,所述文丘里管5的负压管伸入消毒液存储箱10中,所述文丘里管5的出口与高压反冲洗管13连通,所述高压反冲洗管13下部设有一排间隔而置的反冲洗喷嘴12,相邻反冲洗喷嘴12之间来回错开一设定角度。
优选的,所述反冲洗喷嘴12喷射出的水的形状呈扇形,相邻两个反冲洗喷嘴12在水平线两侧各自与水平线夹角为2.5°,即相邻两个反冲洗喷嘴12安装时以5°的角度错开。
进一步的,扇形的内角为65°。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存储箱10、反冲洗水泵4均安装于所述反冲洗水箱1上部。
优选的,所述反冲洗水箱1底部设置一反冲洗水箱排空阀7。
优选的,所述反冲洗水箱1内部设置一控制水温的加热棒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供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水位监控判定精确的反冲洗装置;解决反冲洗水箱的进水与水位平衡问题;
2)通过加温反冲洗水箱里水的温度,使得反冲洗操作效果更佳;
3)通过添加消毒液(次氯酸)进行反冲洗,对滤网上附着生物膜有杀菌作用,使得反冲洗操作效果更彻底;
4)通过调整反冲洗喷嘴的安装角度,使得反冲洗喷射的水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冲洗更彻底,解决滤网高压反冲洗喷射水相互影响的问题;
5)采用光电式液位传感器,使得微滤机内液位判断更精准。同时采用浮球开关精准监控反冲洗水箱内的液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