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0271.7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4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许翔;蒋陆肄;郑晓城;郑晓彬;赵明祥;孟琨;郑文彬;许磊;冯年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徐洪刚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神经元 智慧 电力电缆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包括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以及弱电电缆上连接的传感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在强电电缆外壁上附着设置,还包括包裹在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外部的铠装层和外护套层,以及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之间设置的支撑件;所述强电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强电导体芯、强电导体屏蔽层、强电导体绝缘层、强电导体绝缘屏蔽层、强电金属屏蔽层以及强电内护套层。本发明的电缆内设置有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可以同时传输大功率高压强电,以及低压弱电、控制信号等。并且通过传感单元实时监测强电电缆各处的实际状况,通过弱电电缆和通讯单元发送给控制系统,及时处理各种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的建设具备了四大特征: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智慧城市的建设毫无疑问离不开智能电网的建设,离开了智能电网的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将黯然失色。
智慧电网的基本要素就是电缆,一种具备网络神经元感知的智慧电缆,她能够感知到电缆本体的冷暖,能够感知到她的精确定位,能够感知到她的全过程运行状态(过载、缺相、短路、断路、漏电等)。
电缆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而这个生命线的可靠性和实施监测性至关重要,电缆短路、断线、接地、漏电等风险,也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如何打造智慧电缆对整个电网实时感知监控,感知到哪一段电缆负荷过大、哪一段电缆线路老化、哪一段电缆有断点,是人类上百年来的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能够实时监测和感知电缆各处的情况,实现高效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包括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以及弱电电缆上连接的传感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在强电电缆外壁上附着设置,还包括包裹在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外部的铠装层和外护套层,以及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之间设置的支撑件;所述强电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强电导体芯、强电导体屏蔽层、强电导体绝缘层、强电导体绝缘屏蔽层、强电金属屏蔽层以及强电内护套层;所述弱电电缆包括弱电导体、弱电绝缘层、弱电金属屏蔽层和弱电护套层。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单元包括贴片式温度传感、贴片式GPS定位芯片、贴片式电流监测芯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以及贴片式声光报警灯。
作为优选,所述通讯单元为RS485通讯接口,电缆还包括与贴片式集成CUP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述贴片式集成CUP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与RS485通讯接口及各个传感单元通过弱电电缆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贴片式GPS定位芯片、贴片式电流监测芯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以及贴片式声光报警灯均贴附在强电内护套层上,且按设定距离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外填充层为阻燃pp网状撕裂填充绳,所述支撑件为包裹了聚乙烯护套的不锈钢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弱电导体为四根裸铜绞线绞合成缆,四根裸铜绞线之间有弱电填充层。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层为横截面为圆形的单孔外护套,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分别设置在最中心的两侧,中间为支撑件和外填充层。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层为横截面为8字形的双孔外护套,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设在与各自相适配的孔内,中间为对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限位和支撑的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0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