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及提高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9364.8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凯;陈素梅;丁莲;管志勇;房伟民;陈发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02 | 分类号: | A01N3/02;A01G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夏菊鲜 切花 保鲜 提高 寿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及提高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所述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含有次氯酸钠,余量为水;所述提高夏菊鲜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收的夏菊切花插入保鲜剂之前先进行预处理:花枝剪斜口置于清水中复水,之后分别在水中再次将花枝剪斜口,使切花从基部到花茎顶部距离为50‑60 cm,并保留相同数目且状态完好的叶片;将鲜切花的茎基部浸泡在上述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中瓶插,保鲜观赏。本发明瓶插保鲜液配制简单、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可以减缓夏菊叶片萎蔫,显著延长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时间,保鲜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卉保鲜液,具体涉及一种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及提高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原产中国,是我国十大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月季的第二大贸易花卉,在花卉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9年,我国菊花出口额占该年度鲜切花出口总额的34.67%,是出口占比最大、最具市场竞争优势的鲜切花。目前国内市场对菊花鲜切花需求量也很大,但菊花鲜切花的衰老制约着其储运和观赏品质,影响菊花鲜切花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发展。尤其是夏菊在遭受高温或雨水胁迫后,叶片易于萎蔫黄化,严重影响切花经济价值。
现有的保鲜剂组成成分复杂,且常用8-羟基喹啉或相关盐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对环境不太友好,有一定的毒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这些保鲜剂对夏菊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但效果并不突出,叶片易萎蔫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导致夏菊切花采后品质保持无法进一步提高,影响夏菊切花产业发展。市面上需要一种配制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且效果显著的保鲜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配制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且效果显著的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延缓切花叶片萎蔫的提高夏菊鲜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含有次氯酸钠,余量为水。
优选地,该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液包括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01%~0.02%次氯酸钠,余量为水。
所述夏菊鲜切花瓶插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夏菊切花插入保鲜剂之前先进行预处理:花枝剪斜口置于清水中复水过夜,之后分别在水中再次将花枝剪斜口,使切花从基部到花茎顶部距离为50-60cm,并保留相同数目且状态完好的叶片;将鲜切花的茎基部浸泡在0.02%次氯酸钠中瓶插,保鲜观赏。
优选地,采收的夏菊切花置于3-5℃且含有1-甲基环丙烯的环境中冷藏储运。切花运至目的地之后,将花枝剪斜口置于清水中复水,之后分别在水中再次将花枝剪斜口,使切花从基部到花茎顶部距离为50-60cm,并保留相同数目且状态完好的叶片,将鲜切花的茎基部浸泡在0.01%次氯酸钠瓶插,保鲜观赏。
优选地,所述切花放置的环境温度为20-25℃。
优选地,所述瓶插时每隔1-2天更换一次新鲜的瓶插保鲜液。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本发明保鲜液只有1种化学物质组成,配制简单,实施方便;(2)本发明保鲜液使用的次氯酸钠,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3)本发明使用的次氯酸钠对环境友好;(4)本发明解决了夏菊鲜切花采后叶片萎蔫失水的问题,有效延长了夏菊鲜切花采后的瓶插寿命,并提高了鲜切花观赏价值;(5)本发明有效延缓了花朵衰老,增加了花朵直径,显著提高了切花观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叶片最长瓶插寿命、花最长瓶插寿命和最大花径统计结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瓶插不同时间保鲜剂处理和未加保鲜剂处理切花瓶插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叶片最长瓶插寿命、花最长瓶插寿命和最大花径统计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9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