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77800.8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克斌;王杰;谢莉;程帅;李宏;林跃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88/06;H04W88/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元伟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wimax 双模 aeromacs 机载 方法 | ||
1.一种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转接板和协议处理板单元,底板与转接板连接,转接板与协议处理板连接;协议处理板单元设计为主备两块协议处理板;所述协议处理板包括Wimax与5G双模模组、核心处理器、航行数据存储器电路模块、外部接口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Wimax与5G双模模组与核心处理器连接,核心处理器与外部接口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航行数据存储器模块、电源模块均与核心处理器连接;所述Wimax与5G双模模组中Wimax与5G均工作在5030~5150MHz AeroMACS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imax与5G双模模组包括切换开关电路模块、5G模块、5G变频模块、Wimax模块和双模控制处理器;5G模块与Wimax模块共用天线,双模控制处理器通过控制切换开关电路模块来控制天线连接5G模块或Wimax模块,通过变频模块变频后5G模块能够支持AeroMACS工作频段5030~515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ARINC600连接器和两个接插件,两个接插件用于连接转接板;ARINC600连接器用于对外提供ARINC429接口、离散IO接口、ARINC664以太网接口、RF接口和供电电源接口;所述转接板包括与底板相连的2个连接器以及分别与主备协议处理板相连的2个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口控制模块包括2路RF天线接口、10路离散IO接口、1路28V直流电源接口、6路ARINC429发送接口、6路ARINC429接收接口、以及2路ARINC664百兆以太网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处理器与外部接口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并行总线接口通信,且所述核心处理器与外部接口控制模块间预留有I2C和RS232通信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处理器包括用途:第一用于处理地面AOC、ATS中心通过Wimax或5G空口发送过来的ACARS报文等数据,转换成ARINC664以太网数据包发送至机载ACD或AISD路由器,或转换为ARINC429数据帧发送至机载CMU;第二用于处理机载ACD或AISD路由器发送的ARINC664以太网报文数据,转换为Wimax或5G空口数据,发送至地面AOC、ATS中心;以及第三用于处理机载CMU发送的ARINC429帧数据,转换为Wimax或5G空口数据发送至地面AOC、ATS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口控制模块包括用途:第一用于处理核心处理器通过并行总线发送的并行ARINC429数据帧,转化为串行ARINC429数据;以及第二用于接收ARINC429互连系统发送过来的串行ARINC429数据帧,转换为并行总线数据,通过并行数据总线,透明传输至核心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imax与5G双模模组同时集成Wimax与5G两种通信制式,包括射频接口、数字接口、控制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控制接口包括AT指令控制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max与5G双模AeroMACS机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imax与5G双模模组内置的双模控制处理器通过USB3.0接口与5G模块连接,通过USB2.0接口与Wimax模块连接,并根据Wimax模块和5G模块双网的切换逻辑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电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78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