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灰飞资源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6904.7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丁治椿;仲文;夏磊;谭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40 | 分类号: | B09B3/40;B09B5/00;B08B3/04;B09B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入文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资源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灰飞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垃圾焚烧产生的原料飞灰,经过输送进入用于储存原料飞灰的第一灰仓;将原料飞灰输送并经过固相催化低温热解处理,并产生解毒飞灰;将解毒飞灰经过输送进入第二灰仓;对解毒飞灰输送并进行多级逆流漂洗,并产生泥水混合物;对泥水混合物输送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产生液相滤液和固相解毒后飞灰;对液相滤液输送并进行水处理,产生中水;对中水输送并用作多级逆流漂洗过程中的漂洗水。本发明能将飞灰中的二噁英类有机化合物、微量重金属和可溶性氯盐去除,使解毒后飞灰能够用于建材资源的用于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灰飞资源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来源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收集系统得到的飞灰,包括流化床飞灰和炉排炉飞灰,飞灰中主要成分为CaO、SiO2、Na2O、K2O、Fe2O3、Al2O3、MgO,其中CaO质量分数最高,为20.4%-37.9%,主要危害物质为重金属(Zn、Pb、Cu、Cr、Cd、Ni和Hg等)和二噁英类有机化合物,焚烧飞灰中氯的质量分数最高,最高可超过25%,其中可溶性氯占总氯的比例为40.6%-83.9%。其中含有强致癌物质二噁英类有机物和微量无机重金属物质,被列为“HW18”危险废物。目前飞灰处置方法主要为鳌合填埋、刚性填埋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等。
然而鳌合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重金属稳定性差,对二噁英控制有限,进入柔性填埋场氯含量要求小于10%。刚性填埋方法对重金属和二噁英具有较好的控制,但造价较高以及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该方法处置飞灰的主要因素。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必须投加到高温段,投加生料磨要求二噁英<10ngTEQ/kg,对水泥生产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飞灰中主要成分为CaO、SiO2,以及含有少量的二噁英类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等,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现有飞灰处置方法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拟将飞灰中的二噁英类有机化合物、微量重金属和可溶性氯盐去除,使解毒后飞灰用于建材资源化成为可能,设计出一种用于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的处置工艺,使最终产品解毒后飞灰用于免烧砖或水泥掺合料等建材原料,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灰飞资源化处理工艺,能够将飞灰中的二噁英类有机化合物、微量重金属和可溶性氯盐去除,使解毒后飞灰能够用于建材资源的用于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
一种垃圾灰飞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垃圾焚烧产生的原料飞灰,经过输送进入用于储存原料飞灰的第一灰仓;
S2,将所述原料飞灰输送并经过固相催化低温热解处理,并产生解毒飞灰;
S3,将所述解毒飞灰经过输送进入用于储存解毒飞灰的第二灰仓;
S4,对所述解毒飞灰输送并进行多级逆流漂洗,用于去除解毒飞灰中的可溶性氯盐和微量重金属,并产生泥水混合物;
S5,对所述泥水混合物输送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产生液相滤液和固相解毒后飞灰;
S6,对所述液相滤液输送并进行水处理,产生中水;
S7,对所述中水输送并用作多级逆流漂洗过程中的漂洗水。
优选地,在步骤S7之后,还包括步骤S8,将所述固相解毒后飞灰经过输送进入用于储存固相解毒后飞灰的第三灰仓。
优选地,步骤S1过程中,所述原料飞灰通过气力输送系统进入第一灰仓;所述第一灰仓采用钢制料仓、卷板料仓和混凝土料仓中的一种;其中,所述钢制料仓和卷板料仓的钢材质采用Q235或Q245。
优选地,步骤S2过程中,所述固相催化低温热解过程的热解温度为300℃-450℃;所述固相催化低温热解过程为绝氧气氛且热解时间为2h~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6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抗拉聚丙烯网状填充绳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单脉冲低电平信号同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