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5827.3 | 申请日: | 202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旭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03 | 分类号: | A45C5/03;A45C5/14;A45C13/02;A45C13/10;A45C1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张天平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开 行李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包括,下壳体单元,其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两个固定块,以及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把手,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金属合页;上壳体单元,其包括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上箱盖与下箱盖均通过金属合页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箱盖的底侧与下箱盖的上侧均设置有隔网;隔层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上箱盖与下箱盖上,其包括密封隔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隔层上的拉链带。本发明通过上箱盖与下箱盖的独立设计,使得下壳体单元与上壳体单元上均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存储空间,在翻找物品时只需要独立的打开对应的上箱盖或下箱盖即可,从而避免整个箱体内的物品在翻找时二次混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游玩或日常出差是人们已逐渐成为生活中的日常,不论是公司外出,还是回家过年,又或者是旅游,我们都是需要行李箱这个可以装大件物体和大量物体的工具。
早期的行李箱设计理念较为简单,就是用来装载出行时物品的盛装工具,但是随着所需求携带的物品越来愈多,行李箱为了便携,已经出现了各式各样型号大小的行李箱,但是一般行李箱的都是一侧箱盖式设计,当需要拿取物品时,需要将整个箱盖打开在箱体内翻找,物品在翻找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二次杂乱的现象,因此根据日常需求,我们亟需一种可以便于物品的整齐收纳,避免物品摆放杂乱的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其为了方便外出时对物品的有序分类摆放,从而便于后续的翻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包括,
下壳体单元,其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两个固定块,以及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把手,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金属合页,所述箱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拎手;
上壳体单元,其包括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上箱盖与下箱盖均通过金属合页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上箱盖的底侧与下箱盖的上侧均设置有隔网;
隔层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上箱盖与下箱盖上,其包括密封隔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隔层上的拉链带,所述拉链带上对称设置有拉链头。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层单元还包括对应设置在上箱盖和下箱盖内侧边缘上的加厚封边,所述加厚封边上开设有多个扣眼,所述密封隔层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纽扣,且纽扣与扣眼一一对应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内衬板,四个所述内衬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被隔板隔有两个分别与上箱盖、下箱盖相对应的存储空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背侧设置有背侧加强板,所述背侧加强板与箱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内抽拉设置有扶手架,所述背侧加强板的一侧开设有方便扶手架抽拉的弧形凹口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的底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背侧加强板的底侧对称开设有与行走轮相配合的内凹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开门式行李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箱盖、下箱盖以及箱体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侧面支撑脚,所述下箱盖的底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底脚与行走轮相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旭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旭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5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