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绞线双端插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4404.X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佰颜;黄建业;曾张国;曾桂林;曾树杰;肖金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顺科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何路;刘曰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生产 用绞线双端 插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绞线双端插入结构,包括底板、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绞线插入机构、检测机构、移线机构和存线机构;X轴运动机构连接在底板的上方,移线机构和Y轴运动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连接在X轴运动机构上,Z轴运动机构连接在Y轴运动机构上,绞线插入机构连接在Z轴运动机构上,检测机构连接在底板的下方,存线机构安放于移线机构下方,底板前方还安放有一连接器夹具,且连接器夹具还位于存线机构右侧,连接器夹具上可拆卸安放有若干连接器。本发明实现自动化生产不带有绞线的普通汽车线束和带有绞线的复杂汽车线束,能满足更多种生产需求,通用性强,设计精巧,应用前景好,值得社会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绞线双端插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线束加工中心能实现若干单根线材(单根线材是指单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导线,且该导线的两端部都压接有端子)与多个连接器进行组装的自动化生产作业,但是不能实现将取到的绞线(绞线是指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导线按一定密度绞在一起且每根导线的两端部都压接有端子的线材)进行解线并将解线好的绞线进行检测、组装前校正、初步组装、组装中校正、完全组装到连接器上的自动化生产作业,导致现有技术针对需要组装绞线的汽车线束的生产只能通过人工作业完成绞线部分的组装,人工作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需要组装绞线的汽车线束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线束加工中心缺少存线结构,无法实现存线生产,当生产线材数量较多的汽车线束时,容易发生缠线现象,导致难以进行加工甚至无法加工,加工所受限制大,适用范围较小,通用性差,实际使用体验不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应用在线束加工中心上的汽车线束生产用绞线双端插入结构,用于实现需要组装绞线的汽车线束的自动化生产作业,还用于实现存线生产,从而解决现有线束加工中心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组装绞线的汽车线束以及无法实现存线生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绞线双端插入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绞线双端插入结构,包括底板、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绞线插入机构、检测机构、移线机构和存线机构;所述X轴运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移线机构和Y轴运动机构依次连接在所述X轴运动机构上,所述Z轴运动机构连接在所述Y轴运动机构上,所述绞线插入机构连接在所述Z轴运动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存线机构安放于所述移线机构下方,所述X轴运动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移线机构和Y轴运动机构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所述Y轴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Z轴运动机构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所述Z轴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绞线插入机构上升或下降,所述绞线插入机构用于在所述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和Z轴运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以夹持线体的方式一次夹取一根绞线或单根线材、对取到的绞线进行解线、带动所夹持的单根线材或解线好的绞线旋转以进行端子水平校正及实现端子在水平摆放与竖直摆放之间的切换、将水平校正后的绞线或单根线材初步组装到连接器上、对初步组装在连接器上的绞线或单根线材进行端子偏移校正、将偏移校正后的绞线或单根线材进一步组装到连接器上以实现绞线或单根线材与连接器的完全组装、将所夹持的绞线或单根线材的一端转运到所述存线机构进行暂存、以及检测绞线或单根线材在连接器上是否组装到位,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绞线插入机构转运到其检测范围内的绞线或单根线材进行端子水平检测及端子偏移检测以及用于辅助所述绞线插入机构对绞线或单根线材进行校正,所述移线机构用于以夹持线体的方式实现移线,所述存线机构用于以夹持线体的方式暂存所述绞线插入机构转运来的绞线或单根线材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顺科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顺科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4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