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73419.4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阳磊;任永鑫;席童;赵跃民;段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21/85 |
代理公司: | 徐州千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6 | 代理人: | 陈涛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流中湿 颗粒 粘附 可视化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给模块(110),包括流量泵(111)和与之相连通的给料组件,其中,所述给料组件(112)在流量泵(111)的作用下提供待测颗粒或者待测液体;
碰撞模块(120),包括碰撞室(121),所述碰撞室(121)与所述给料组件(112)相连通,用于给待测颗粒或者待测液体提供发生碰撞的场所;
力学参数采集模块(130),用于采集所述碰撞模块(120)内待测颗粒之间形成的颗粒间的碰撞力信息或者待测液体之间形成的液滴间的碰撞力信息;
图像采集模块(140),包括第一光源(141)和第一高倍相机(142),其中,所述第一光源(141)配置在所述碰撞室(121)的一侧,用于照射碰撞颗粒或者碰撞液滴,所述第一高倍相机(142)配置在所述碰撞室(121)的另一侧,用于采集碰撞颗粒或者碰撞液滴的图像信息;
计算机模块(150),与所述力学参数模块、图像采集模块(140)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碰撞力信息和所述图像信息并根据采集的碰撞力和图像的时间序列的对应关系实现图形信息和碰撞力信息的同步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组件(112)包括:颗粒准备器(1121),
其包括进口端(11211)和与所述进口端(11211)相连通的出口端(11212),所述进口端(11211)适于与所述流量泵(111)相连通,所述出口端(11212)与所述碰撞室(121)的入料端(12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控制模块(160),其包括:
加湿器(161),其一端与所述流量泵(111)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碰撞室(121)的进气端(1212)相连通,用于调节所述碰撞室(121)内的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控制模块(160)还包括:
湿度传感器(162),其配置在所述加湿器(161)与所述碰撞室(121)之间,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碰撞室(121)的进气端(1212)的湿度;
第一流量计(163),其设置在所述流量泵(111)与所述碰撞室(121)之间,被配置为用于检测和调节所述加湿器(161)的入口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度控制模块(170),其包括:
真空泵(171),其与所述碰撞室(121)相连通,用于抽取所述碰撞室(121)内的空气形成真空环境;
真空计(172),连接在所述真空泵(171)与所述碰撞室(121)之间,被配置为用于检测所述碰撞室(121)的排气口的真空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参数采集模块(130)包括:
探针(132),安装在所述碰撞室(121)内,且所述探针(132)的端头粘附待测颗粒;
力传感器(131),与所述探针(132)相连接,且与所述计算机模块(150)相耦接,用于检测待测颗粒在探针(132)上的碰撞力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两相流中湿颗粒粘附、脱附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组件(112)包括:脉动蝶阀(1122),
其设置在所述出口端(11212)与所述入料端(1211)之间,被配置为产生不同脉动频率的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4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