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智能建筑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3322.3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旭;陈英怡;党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4B1/82;H02S20/26;F24S20/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能源 智能建筑 幕墙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智能建筑幕墙,其包括幕墙框架和设置在幕墙框架内外侧的内层板和外层板,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设置有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与外层板、内层板之间均存在间距并形成空气通道;幕墙框架中空设置,幕墙框架的内周壁开有与空气通道连通的通气孔,幕墙框架的下框设置有与空气通道连通的进气管,幕墙框架的内外侧贯通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幕墙框架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气孔的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封板开有第一通孔,第二封板上开有第二通孔,排气孔内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启闭件。本申请通过将幕墙中太阳能电池工作所散发的热量导出并加以利用,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智能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大量应用。其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幕墙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市面已经出现了采用透光薄膜电池的太阳能幕墙,其不仅具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还兼具透光能力,以便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目前的太阳能幕墙一般采用多层设计,太阳能电池长期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若不及时排出,一方面不利于太阳能电池长时间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在夏天时,会增加室内空调的使用量,从而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将太阳能幕墙中的太阳能电池工作所散发的热量及时导出并加以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智能建筑幕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智能建筑幕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智能建筑幕墙,包括幕墙框架,所述幕墙框架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层板和外层板,所述内层板和外层板均为透明板,所述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设置有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所述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与外层板、内层板之间均存在间距并形成空气通道;
所述幕墙框架中空设置,所述幕墙框架的内周壁开有与空气通道连通的通气孔,所述幕墙框架的下框插接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通幕墙框架的外侧,所述进气管连通有两根支管,两根支管分别与两个空气通道连通,所述幕墙框架的内外侧贯通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幕墙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气孔的第一封板,所述幕墙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气孔的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开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封板上开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启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光透过外层板照射在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上,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建筑内设备供电,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且部分太阳光依旧能透过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内层板进入室内,使得室内光线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当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工作时,空气通道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室外的冷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空气通道内,因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小,从而使得热空气在冷空气的挤压作用下向四周扩散,并最终经通气孔进入幕墙框架的空腔内。当冬天时,通过启闭件关闭第二通孔并开启第一通孔,热空气经第一通孔流入室内,一方面对透明太阳能电池模块起散热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室内温度升高,具备一定的取暖作用,有利于降低室内暖气的使用量,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当夏天时,通过启闭件开启第二通孔并关闭第一通孔,热空气经第二通孔排至室外,从而降低幕墙温度,有利于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量,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二封板上的投影与第二通孔位于同一圆周上且相错设置;所述启闭件为插接在排气孔内的转筒,所述转筒与幕墙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的侧壁开有通气槽,所述转筒的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转筒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通孔与对应的第三通孔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3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覆岩离层可注性评判方法及系统